百词典

《与诸生三到徐氏园得兵曹郎简而始入》

时间: 2025-07-26 20:31:57

诗句

王家支庶执金吾,诏赐园池绝上都。

一水尽含飞阁动,百花半映古槎枯。

纷华子夏犹难免,宾客平原近亦无。

不有铜鱼能折简,白衣伙限立春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0:31:57

原文展示:

王家支庶执金吾,
诏赐园池绝上都。
一水尽含飞阁动,
百花半映古槎枯。
纷华子夏犹难免,
宾客平原近亦无。
不有铜鱼能折简,
白衣伙限立春锄。

白话文翻译:

王家的支庶们执掌着金吾(守卫),
皇帝下诏赐予园池,超越了上都(即京城)。
一汪水面尽是飞阁在水中摇曳,
百花半映着古老的槎木枯枝。
纷繁的华丽在仲夏时节仍然难以避免,
宾客们在平原上聚集却似乎没有人来。
若没有铜鱼(古代的折简工具)来折叠简书,
白衣的伙计们只能在立春时节锄地。

注释:

  • 王家支庶:王家指王氏家族,支庶是指分支的亲属。
  • 金吾:金吾是古代的卫兵,负责守卫宫廷和城池。
  • 绝上都:超出上都,即古代京城,表示园池的美丽。
  • 飞阁:指高阁,形象地描绘出阁楼的景象。
  • :古代的竹筏,常用作水上交通工具。
  • 纷华子夏:这里的“纷华”指景色繁美,“子夏”是指仲夏。
  • 铜鱼:古代的折简工具,通常用来写信或记录。
  • 白衣伙:指穿白色衣服的伙计,可能指园中劳作的人。

典故解析:

“金吾”与“铜鱼”均为古代官制与文具的象征,体现了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结构与文化传承。同时,诗中提到的“飞阁”和“槎”暗示了水乡的情景和诗人对美景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渭(1521-1593),字子昊,号青藤,晚号徐文长,明代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他的作品以清新脱俗、崇尚自然和个性鲜明著称。

创作背景:

《与诸生三到徐氏园得兵曹郎简而始入》是在徐渭与朋友聚会之际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友人聚会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徐氏园的自然美景以及当时社交环境的复杂。起初,诗人以“王家支庶执金吾”的句子引入,展现出一种繁华的世俗背景,接着通过“绝上都”的景象,突显出园池的独特之处。诗中“一水尽含飞阁动”通过水景与建筑的结合,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美,令人心醉。

而“百花半映古槎枯”则通过对比,展示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古槎的枯朽和百花的绚烂形成鲜明对比,引发读者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在后半部分,诗人则借用“纷华子夏犹难免”来表达即便在美丽的仲夏,也难逃世间纷扰,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而“不有铜鱼能折简”则暗示了与友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渴望。整首诗在描绘美景的同时,渗透出对人生和友情的思考,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王家支庶执金吾:描绘了王家亲属们把持权力的场景,暗示世俗权力与人际关系。
  2. 诏赐园池绝上都:皇帝的赐封,展示园池的美丽与特殊地位。
  3. 一水尽含飞阁动:水面映衬着飞阁,形成动静结合的美感。
  4. 百花半映古槎枯:对比繁花与枯槎,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变化。
  5. 纷华子夏犹难免:即使在美好的夏季,也难以逃避生活的纷扰。
  6. 宾客平原近亦无:即使有众多宾客,似乎也无法真正靠近彼此。
  7. 不有铜鱼能折简:缺乏工具来沟通,表达了交流的困难。
  8. 白衣伙限立春锄:白衣的伙计们在春天忙于耕作,暗示生活的忙碌与辛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园池比作“绝上都”,即强调其美丽超凡。
  • 对仗:如“飞阁动”和“古槎枯”,形成视觉与意象的对比。
  • 拟人:水面“尽含飞阁动”,赋予景物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思考,揭示了繁华背后的孤独与忧伤,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园池:象征着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代表了理想的栖息地。
  • 飞阁:象征着高雅与美好,体现出人对美的追求。
  •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铜鱼:象征着沟通与文化的传递,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王家支庶执金吾”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王家权力的集中
    • B. 自然的美丽
    • C. 友谊的珍贵
  2. “百花半映古槎枯”中的“古槎”象征着?

    • A. 生命的美好
    • B. 生命的短暂
    • C. 权力的象征
  3. 诗中提到的“铜鱼”主要表示?

    • A. 农业工具
    • B. 交流的工具
    • C. 保护的工具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白《庐山谣》
  2. 王维《山居秋暝》
  3.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徐渭 vs. 李白:两位诗人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徐渭更多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李白则更偏重于豪放与个性。
  • 徐渭 vs. 杜甫:徐渭的作品更显个人情感,杜甫则关注社会现实与人道主义,反映出不同的时代与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人徐渭研究》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徐渭诗词选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立春日呈彦博并帖审知 再来常州昭礼出示虞山往来诗卷先是昭礼与予共载昭礼上虞山予过溧阳昭礼有诗次韵 半江遇风涛其势危甚晚示同舟 文叔转送畏知初到长沙寄诸弟及示同志二诗次韵寄畏知二首 其二 雪中三忆三首 其三 仆生平四到月岩寺而不识云洞漫兴长句 尹丈少稷旧作借竹轩诗数首如雨重时惊入屋梢风微亦得听萧骚之句尤为警拔雨中看竹因用其语作两绝句 其一 雨后口占简在伯二首 登岳阳楼 秋怀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做张做智 没世不忘 包含抹的词语有哪些 计穷势蹙 世人皆知 共釂 西字头的字 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歹字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人生何处不相逢 修迩 曰字旁的字 立字旁的字 叠矩重规 鬼魔道 慕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