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0:19
春兰未了夏兰开,
万事催人莫要呆。
阅尽荣枯是盆盎,
几回拔去几回栽。
春天的兰花尚未凋谢,夏天的兰花又开始绽放。
万事都在催促着人们,不要停留在过去的事情上。
看尽了荣华与枯萎的景象,就像盆里的兰花一样,
几次拔掉又几次重新栽种。
兰花在古代被视为高洁的象征,常与君子相提并论。郑燮在此诗中通过兰花的生长,传达出对生命变化的感悟,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清代著名书法家、画家和诗人。他的诗风格独特,常以写实的方式描绘自然与生活,具有强烈的个性和时代特征。
这首诗创作于郑燮的晚年,正值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对兰花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流转、时光无情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郑燮的《盆兰》以兰花为媒介,展现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诗的开头提到“春兰未了夏兰开”,自然界的变化恰如人生的起伏,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接下来的“万事催人莫要呆”,则是对人们的一种劝诫,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不要沉溺于过去的回忆和感伤中。最后两句通过对盆中兰花的反复栽培,表达了对生命不断重生的期待与对经历的接受,呈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在意象上富有层次感,春兰与夏兰的交替象征着生命的延续,而“几回拔去几回栽”则反映了人生中的坚持与努力。郑燮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他对生命的哲思和对未来的希望,尽管人生中充满了荣枯,但只要心中有兰花的芬芳,生活就会充满生机。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生命的循环与时光的流转。通过兰花的生长,表现出对生命的感悟与珍惜,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