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1:28
去年今日遁崖山,
望见龙舟咫尺间。
海上楼台俄已变,
河阳车驾不须还。
可怜羝乳烟横塞,
空想鹃啼月掩关。
人世流光忽如此,
东风吹雪鬓毛班。
去年今日我在遁崖山,
远远望见龙舟在眼前。
海上的楼台一下子就变了,
河阳的车驾也不再需要返回。
可怜那羝羊的乳汁在烟雾中横流,
空想那杜鹃在月下啼叫掩住关口。
人世的光阴怎么会如此流逝,
东风吹来,雪花纷飞,鬓发已是白色。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1283),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和诗人,他以坚定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品德闻名。文天祥在南宋灭亡后被元朝俘获,最终选择宁死不屈,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文天祥被俘后,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他在国家危难之际的悲壮情怀。
文天祥的《正月十三日》在形式上采用了古典诗词的韵律,意象丰富,情感深厚。整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开篇通过回忆去年的今日,拉开了时间的序幕,带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惋惜。诗中提到“龙舟”和“楼台”,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也暗示了人生的变迁和无常。转而,诗人又用“可怜羝乳烟横塞”来表达对现实的深切感慨,显示出生活的苦涩与无奈。最后两句“人世流光忽如此,东风吹雪鬓毛班”则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感情共鸣,传达出对时间流逝的惋惜与悲伤,也让读者体会到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文天祥对故乡的思念、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体现了他作为民族英雄的悲壮情怀和坚定信念。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文天祥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龙舟”象征什么?
A. 失落
B. 希望与团圆
C. 离别
“东风吹雪鬓毛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年轻
B. 失落与苍老
C. 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文天祥及其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