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李微之秘监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5-07 06:48:46

诗句

棠湖浩荡有盟鸥,塞上归来赋叶舟。

范蠡功名付西子,庾公风月自南楼。

不虞绕指柔百鍊,已幸安心老一丘。

从此书来访生死,汉阳烟树隔吴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8:46

原文展示:

寄李微之秘监三首 其三 岳珂 〔宋代〕 棠湖浩荡有盟鸥,塞上归来赋叶舟。 范蠡功名付西子,庾公风月自南楼。 不虞绕指柔百鍊,已幸安心老一丘。 从此书来访生死,汉阳烟树隔吴头。

白话文翻译:

在棠湖广阔的水面上,与海鸥结下了盟约,从边塞归来后,我写下了关于小船的诗篇。 范蠡将他的功名托付给了西施,而庾公的风月自然属于南楼。 未曾预料到,经过百炼的钢铁也能变得如此柔软,已经很幸运地安心老去在一处小丘上。 从今往后,书信往来,探访生死,汉阳的烟树隔断了吴地的尽头。

注释:

字词注释:

  • 棠湖: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为诗人想象中的地方。
  • 盟鸥:与海鸥结盟,比喻隐居生活。
  • 塞上:边塞,指边疆地区。
  • 赋叶舟:写关于小船的诗。
  • 范蠡:春秋时期越国大夫,后隐居,与西施有关。
  • 西子:西施,古代美女。
  • 庾公:庾信,南北朝时期文学家。
  • 南楼: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为诗人想象中的地方。
  • 不虞:未曾预料。
  • 绕指柔:比喻钢铁经过百炼变得柔软。
  • 百鍊:百炼,多次锻炼。
  • 安心老一丘:安心在一处小丘上老去。
  • 汉阳:地名,今湖北武汉。
  • 烟树:烟雾中的树木。
  • 吴头:吴地的尽头。

典故解析:

  • 范蠡功名付西子:范蠡是春秋时期越国大夫,后隐居,与西施有关。这里比喻诗人将自己的功名托付给了隐居生活。
  • 庾公风月自南楼:庾信是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南楼可能是他曾经居住或创作的地方。这里比喻诗人的风月自然属于隐居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歌多以隐逸、自然为主题,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岳珂寄给李微之秘监的三首诗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死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棠湖、塞上、范蠡、庾公等意象,构建了一个隐逸、自然、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生死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思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宋代隐逸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棠湖浩荡有盟鸥:棠湖广阔的水面上,与海鸥结下了盟约,比喻隐居生活。
  2. 塞上归来赋叶舟:从边塞归来后,我写下了关于小船的诗篇,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3. 范蠡功名付西子:范蠡将他的功名托付给了西施,比喻诗人将自己的功名托付给了隐居生活。
  4. 庾公风月自南楼:庾公的风月自然属于南楼,比喻诗人的风月自然属于隐居生活。
  5. 不虞绕指柔百鍊:未曾预料到,经过百炼的钢铁也能变得如此柔软,比喻诗人对隐居生活的适应。
  6. 已幸安心老一丘:已经很幸运地安心在一处小丘上老去,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满足。
  7. 从此书来访生死:从今往后,书信往来,探访生死,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死的思考。
  8. 汉阳烟树隔吴头:汉阳的烟树隔断了吴地的尽头,比喻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距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盟鸥”比喻隐居生活,“绕指柔”比喻钢铁经过百炼变得柔软。
  • 拟人:如“庾公风月自南楼”中的“自”字,赋予风月以人的行为。
  • 对仗:如“棠湖浩荡有盟鸥,塞上归来赋叶舟”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死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人通过对隐逸、自然、超脱尘世意象的描绘,构建了一个隐逸、自然、超脱尘世的意境,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棠湖:广阔的水面,比喻隐居生活。
  • 盟鸥:与海鸥结盟,比喻隐居生活。
  • 塞上:边塞,比喻边疆地区。
  • 赋叶舟:写关于小船的诗,比喻隐居生活。
  • 范蠡:春秋时期越国大夫,比喻隐居生活。
  • 西子:西施,比喻隐居生活。
  • 庾公:庾信,比喻隐居生活。
  • 南楼:地名,比喻隐居生活。
  • 绕指柔:比喻钢铁经过百炼变得柔软。
  • 百鍊:百炼,比喻多次锻炼。
  • 安心老一丘:安心在一处小丘上老去,比喻隐居生活。
  • 汉阳:地名,比喻距离。
  • 烟树:烟雾中的树木,比喻距离。
  • 吴头:吴地的尽头,比喻距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盟鸥”比喻什么? A. 隐居生活 B. 边塞生活 C. 战争生活 D. 官场生活

  2. 诗中的“范蠡功名付西子”比喻什么? A. 诗人将自己的功名托付给了隐居生活 B. 诗人将自己的功名托付给了官场生活 C. 诗人将自己的功名托付给了战争生活 D. 诗人将自己的功名托付给了边塞生活

  3. 诗中的“庾公风月自南楼”比喻什么? A. 诗人的风月自然属于隐居生活 B. 诗人的风月自然属于官场生活 C. 诗人的风月自然属于战争生活 D. 诗人的风月自然属于边塞生活

  4. 诗中的“绕指柔百鍊”比喻什么? A. 诗人对隐居生活的适应 B. 诗人对官场生活的适应 C. 诗人对战争生活的适应 D. 诗人对边塞生活的适应

  5. 诗中的“汉阳烟树隔吴头”比喻什么? A. 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距离 B. 诗人与官场之间的距离 C. 诗人与战争之间的距离 D. 诗人与边塞之间的距离

答案:

  1. A
  2. A
  3. A
  4. A
  5.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岳珂的这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而岳珂的诗更加注重对隐居生活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岳珂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韦秀才 奉和陆中丞使君长源寒食日作 赋得灯心送李侍御萼(光字) 兵后送薛居士移家安吉 送潘秀才之舒州 送皇甫侍御曾还丹阳别业 送辨聪上人还广陵 夏日登观农楼和崔使君 冬至日陪裴端公使君清水堂集 答豆卢次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露圭角 切骨之恨 禼坛 白圭之玷 天理昭昭 乙字旁的字 玄字旁的字 閠字旁的字 倍讽 包含莎的词语有哪些 笑咳咳 醉结尾的成语 丶字旁的字 酒罃子 羯鼓解秽 压倒元白 摇开头的成语 谷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