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里松》

时间: 2025-04-26 03:05:54

诗句

开元刺史擅清风,九日亲栽夹道松。

屋顶自生涛浪势,根头谁觅茯苓踪。

行春桥掩云千态,一字门封翠几重。

人讶金填吴说笔,不知此笔遇高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5:54

《九里松》

原文展示:

开元刺史擅清风,
九日亲栽夹道松。
屋顶自生涛浪势,
根头谁觅茯苓踪。
行春桥掩云千态,
一字门封翠几重。
人讶金填吴说笔,
不知此笔遇高宗。

白话文翻译:

开元时期的刺史擅长清风明月,
在重阳节亲手栽种了夹道的松树。
屋顶上松树生长得如同涛浪般起伏,
根部却无人能寻觅茯苓的踪影。
春天的桥上掩映着千姿百态的云彩,
一字形的门窗封住了翠绿的层层叠叠。
人们惊讶于金笔的描绘,
却不知道这笔是遇到了高宗的。

注释:

  • 开元:指唐朝开元年间,时间约在公元713年至741年。
  • 刺史:古代地方官员,负责一个地区的治理。
  • 九日:即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传统的登高节日。
  • 夹道松:指沿路种植的松树,象征着清风和高洁。
  • 涛浪势:形容松树在风中摇曳的姿态。
  • 茯苓:一种药用菌类,象征珍贵的药材。
  • 行春桥:春天时分的桥梁,意指春意盎然的景象。
  • 一字门:形容门的形状像一个字,通常是“口”字形。
  • 金填吴说笔:指绘画或书法中所用的金色笔,吴是指吴越地区,代表细腻的文化艺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子元,号天游,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词,尤其在描写山水自然和人文风俗方面颇有造诣。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九里松》写于北宋时期,诗中描绘了重阳节时栽种松树的情景,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文情怀的向往。松树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长寿,诗中的意象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九里松》通过生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人文情怀的追求。诗的开头提到了“开元刺史”,引出一位地方官员的形象,展现了他在清风明月中的高洁之气。接着提到在重阳节栽种松树的情景,这不仅是对自然的敬畏,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屋顶自生涛浪势”,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松树在风中摇曳的姿态,生动地展现出自然的力量与美感。接下来的“根头谁觅茯苓踪”则引入了对珍贵事物的感叹,暗示了寻找美好事物的不易。

“行春桥掩云千态”,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繁华,展现出色彩斑斓的自然景象。最后两句“人讶金填吴说笔,不知此笔遇高宗”,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与文化的思考,强调了艺术创作与历史人物之间的联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人文情怀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开元刺史擅清风:开元年间的刺史以清廉的品德著称。
  2. 九日亲栽夹道松:重阳节时,他亲手栽种了路旁的松树。
  3. 屋顶自生涛浪势:松树在风中摇摆,仿佛屋顶上涌起的浪潮。
  4. 根头谁觅茯苓踪:无人能找到松树根部的茯苓,象征着珍稀与难寻。
  5. 行春桥掩云千态:春天的桥上,云彩变化万千,展现不同的美态。
  6. 一字门封翠几重:门窗如字形,层层绿意被封闭。
  7. 人讶金填吴说笔:人们惊叹于金色描绘,吴地的艺术才华。
  8. 不知此笔遇高宗:却不知道这笔的背后与高宗的关系。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涛浪势”比喻松树的摇摆,生动形象。
  • 对仗:诗句之间采用对仗手法,使得整体更为和谐。
  • 拟人:云彩“千态”,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加了诗意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传达了诗人对清风明月的向往,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同时也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树:象征长寿与不屈的精神。
  • 清风:代表高洁的品德和人文情怀。
  • 茯苓:象征珍贵和难得的美好事物。
  • 云彩:象征变化与丰富的自然景观。
  • 春桥:代表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九里松》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董嗣杲
    D. 白居易

  2. “九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D. 端午节

  3. 诗中提到的“茯苓”象征着什么?
    A. 长寿
    B. 珍贵的药材
    C. 美丽的风景
    D. 清新的空气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九里松》与《静夜思》:两首诗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但《九里松》更注重人文情怀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而《静夜思》则以个人情感为主线,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丹桂再开对酒 过太行 故知院枢密相公叶公挽章二首 谢彭大夫惠寒山诗三首 山居杂诗九十首 癸未御前帖子三首 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二十五 王孙游二首 其一 山居杂诗九十首 和孙倅见贻八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釒字旁的字 未卜先知 叩角商歌 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安置 丶字旁的字 石鳞 提手旁的字 恃强倚宠 丨字旁的字 赂谢 鹰扬虎噬 包含簧的词语有哪些 美疢药石 大字旁的字 放枭囚凤 尧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