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綵花应制》

时间: 2025-05-04 22:02:29

诗句

早闻年欲至,剪綵学芳辰。

缀绿奇能似,裁红巧逼真。

花从箧里发,叶向手中春。

不与时光竞,何名天上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2:02:29

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綵花应制

作者: 李峤 〔唐代〕

原文展示:

早闻年欲至,剪綵学芳辰。
缀绿奇能似,裁红巧逼真。
花从箧里发,叶向手中春。
不与时光竞,何名天上人。

白话文翻译:

早就听说新年快到了,今天剪彩庆祝春天的到来。
绿色的花朵奇妙得像真的一样,红色的花瓣被巧妙地裁剪得很逼真。
花朵从盒子里绽放出来,春天的嫩叶从手中漫溢而出。
与时光不再争竞,何必称自己为天上的人呢?

注释:

  • 剪綵:剪彩,象征庆祝的仪式。
  • 芳辰:指春天,芳香的时节。
  • 缀绿:装饰绿色,形容花朵的色彩。
  • 奇能似:极其相似,形容花的逼真。
  • 巧逼真:巧妙、真实,强调工艺的精湛。
  • :古代的盒子,常用于盛放花卉。
  • :竞争,争夺。
  • 天上人:指不食人间烟火的人,形容高洁、脱俗。

典故解析:

“剪綵”作为一种庆祝方式,在古代常常与新年、节日的庆典相联系。春天的到来象征着新的开始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峤(约 772-849),唐代诗人,字太白,号涧溪。李峤以其清新婉丽的诗风和高雅的艺术风格闻名,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并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立春之际,正值新年庆典,诗人借此机会表达对春天的欢庆与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文化氛围。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在立春的庆典中,作者用“剪綵”来象征春天的到来,表现出对新生命的期待与欣喜。诗中的“缀绿奇能似,裁红巧逼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花卉的色彩,似乎让人感受到春光的温暖与鲜活。诗的最后两句则让人反思:与其在时间的流逝中争胜,不如静心享受当下的美好。整体而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哲理的思考,传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春天的赞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早闻年欲至”:早已听闻新年即将到来,体现出对节日的期待。
    • “剪綵学芳辰”:在剪彩的庆祝中,迎接春天的到来。
    • “缀绿奇能似”:绿色的花朵似乎极其逼真。
    • “裁红巧逼真”:裁剪出来的红花显得格外精致。
    • “花从箧里发”:花从盒子里绽放,象征春天的到来。
    • “叶向手中春”:春天的嫩叶在手中显现。
    • “不与时光竞”:不再与时光争夺。
    • “何名天上人”:称自己为天上人又有何意义?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比作春天的象征,增强了诗的意象。
    • 对仗:如“缀绿奇能似,裁红巧逼真”,对称工整,增添了诗的美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借此反思时间与生命的价值。

意象分析:

  • :代表春天和生命的开始。
  • :象征生机与希望。
  • :承载着春天的美好与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剪綵”象征什么?
    A. 竞争
    B. 庆祝
    C. 失落

  2. “花从箧里发”中,花的意象代表了什么?
    A. 过去
    B. 春天的来临
    C. 秋天的结束

  3. 诗人通过哪些手法提升了诗歌的艺术性?
    A. 夸张
    B. 比喻与对仗
    C. 抒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写春天的诗作,展现出鲜活的春意。
  •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通过桃花描绘春天的美丽。

诗词对比: 李峤的《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綵花应制》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运用了自然意象,但李峤侧重于春天的生机,而王维则更关注于秋天的宁静与深远,展现出不同的季节特征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李峤诗文集》

相关查询

龙游道中三首 对月简全真 庆伯以二诗送别已而又辱同广声追送庆伯复有 雨后二绝句 十八日记梦 寄怀二十首 呈李赣州四首 在伯教授为考试之行不知其地漫成五诗送之 其五 再见王进之于潭王即 六月二十二日病中得雨顿觉沈疴去体欣然起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旁指曲谕 金迷纸碎 犬字旁的字 镸字旁的字 宝盖头的字 包含檄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黏的词语有哪些 颠旄 夸能斗智 五蘟 山字旁的字 旡字旁的字 洽意 载营抱魄 做刚做柔 懒拙 朽木不雕,粪墙不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