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乡子(赠行)》

时间: 2025-05-02 05:28:13

诗句

旌旗满江湖。

诏发楼船万舳舻。

投笔将军因笑我,迂儒。

帕首腰刀是丈夫。

粉泪怨离居。

喜子垂窗报捷书。

试问伏波三万语,何如。

一斛明珠换绿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28:13

原文展示:

南乡子(赠行)
苏轼 〔宋代〕

旌旗满江湖。
诏发楼船万舳舻。
投笔将军因笑我,
迂儒。
帕首腰刀是丈夫。

粉泪怨离居。
喜子垂窗报捷书。
试问伏波三万语,
何如。
一斛明珠换绿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水面上满是旗帜的景象,船只浩浩荡荡。朝廷发出命令,号召出动万艘楼船。那些投笔从戎的将军们嘲笑我这位书生,认为我太过迂腐。真正的男子汉应该是佩刀持剑的英雄。

我含着泪水怨恨离别,喜悦的消息从窗外传来,儿子带来了胜利的捷报。我想问问昔日的伏波将军,他的三万句豪言壮语,究竟比得上什么呢?一斛明珠与一颗颗绿珠相比,又有什么意义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旌旗:军队的旗帜,象征着战斗和出征。
  • 楼船:一种大型的战船,常用于战争。
  • 投笔将军:指那些放弃文人身份,投身于军队的将领。
  • 迂儒:指那些过于书本知识、缺乏实战经验的读书人。
  • 帕首:指用帕子包裹的头,象征着传统的男子气概。
  • 粉泪:指因离别而流下的眼泪。
  • 伏波:指历史上的名将伏波将军,象征着英雄豪杰。

典故解析:

  • 伏波将军:历史上指的是东汉时期的名将马援,以其勇猛和智谋著称,诗中提及他传达出一种对英雄豪情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语言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南乡子(赠行)》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正值国家动荡和个人处境艰难之际。这个时期的苏轼深感离别之苦,同时又对英雄豪情充满向往,表达出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其豪迈的气势和深刻的情感,引人入胜。开头的“旌旗满江湖”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战争场面,立刻吸引了读者的视线。接着,诗人用“投笔将军因笑我,迂儒”表明自己身处文人境地的无奈与惆怅,表达了对文人身份的自嘲与对军人豪情的向往。

词中“帕首腰刀是丈夫”的意象,体现了诗人对传统男子汉气概的推崇,同时也暗含对自己身份的反思与不满。随着情感的推进,诗人谈及“粉泪怨离居”,情感变得愈发细腻,表现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

最后一句“一斛明珠换绿珠”,以优雅的比喻表达了对价值观的思考,展现出苏轼对物质与精神的深刻理解。整首词在豪迈与细腻之间游走,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和现实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旌旗满江湖:描述了水面上战船的壮观场景,预示着即将出征的气氛。
  • 诏发楼船万舳舻:表明朝廷号召出动众多战船,表现出国家的动员。
  • 投笔将军因笑我,迂儒:体现出苏轼对那些投笔从戎的人的羡慕,同时自嘲为书生的无能。
  • 帕首腰刀是丈夫:强调传统男子汉的气概,表现出对勇敢的向往。
  • 粉泪怨离居:流露出对离别的惋惜之情。
  • 喜子垂窗报捷书:描述了儿子带来捷报的喜悦,形成对比。
  • 试问伏波三万语,何如:质疑历史英雄的豪言壮语是否真的有意义。
  • 一斛明珠换绿珠:强调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对比,反思人生的真谛。

修辞手法:

  • 对仗:词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旌旗满江湖”与“诏发楼船万舳舻”,增强了词的节奏感。
  • 比喻:用“一斛明珠”比喻珍贵的理想,用“绿珠”比喻表面的价值,深刻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着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表现出作者对离别的惆怅、对英雄豪情的向往,同时又反思物质与精神的价值,展现出丰富的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旌旗:象征着战争、理想和追求。
  • 楼船:代表着豪情壮志和出征的决心。
  • 明珠与绿珠:象征着内在与外在的价值,表达对真实与虚荣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旌旗满江湖”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A. 离别
    B. 战争
    C. 聚会

  2. “投笔将军”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A. 书生
    B. 军人
    C. 商人

  3. 诗中提到的“伏波将军”象征着什么? A. 和平
    B. 英雄豪情
    C. 书生气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南乡子(赠行)》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均表达了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但苏轼更侧重于对英雄豪情的向往,而陆游则表现出对时局的感慨与无奈。

参考资料:

  1. 《苏轼词全集》
  2. 《宋代文学史》
  3.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 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得苗字) 梁州对雨怀曲二秀才便呈曲大判官时疾赠余新诗 送郭司马赴伊吾郡请示李明府(郭子是赵节度同好) 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 岁暮碛外寄元撝 陕州月城楼送辛判官入奏 赴北庭度陇思家 醉题匡城周少府厅壁 六月三十日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得潭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噼噼啪啪 包含猿的成语 幺字旁的字 十字街头 包含陡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九的成语 生字旁的字 龟玉毁椟 擢数 水泄不通 斤字旁的字 流脍人口 凝脂 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至字旁的字 分路扬镳 敬分 镂尘 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