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累日脾疾自歌》

时间: 2025-05-04 11:56:07

诗句

壮年筋力惯驱驰,堪叹新来数问医。

生老病催无怪者,寸关亦可自知之。

养痾抗疏吾谋是,论证投方某剂宜。

识破幻躯天赋命,儿曹昵昵复何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6:07

原文展示:

壮年筋力惯驱驰,堪叹新来数问医。
生老病催无怪者,寸关亦可自知之。
养痾抗疏吾谋是,论证投方某剂宜。
识破幻躯天赋命,儿曹昵昵复何疑。

白话文翻译:

在壮年时,我的筋骨强壮,习惯于奔跑、驰骋,
如今却常常因身体不适而向医生求医,令人感叹。
生老病死,无需觉得惊讶,身体的每个小问题,
我都能自己感知。
我打算以合理的方式来调养我的病症,
研究后选择最合适的药方。
我已经看透了虚幻的身体和天命,
孩子们的嘻笑打闹又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呢?

注释:

  • 筋力:指肌肉和力量。
  • 堪叹:可以感叹,表示对现状的不满或惋惜。
  • 生老病催:生老病是自然规律,催促着人们的生老病死。
  • 寸关:身体的每一个细小的地方。
  • 养痾:调养疾病,照顾自己的健康。
  • 抗疏:抵抗和疏解病痛。
  • 儿曹:孩子们,指年轻一代。
  • 昵昵:亲昵、嬉闹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生于宋代,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现实主义色彩。李曾伯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生命、健康与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累日脾疾自歌》创作于李曾伯中年时期,正值个人健康状况逐渐下降之际,诗中流露出对衰老和病痛的无奈与自省。同时,诗歌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尽管面临身体的困扰,他依然努力寻找改善健康的方式。

诗歌鉴赏:

《累日脾疾自歌》是一首深刻反映人生命运的诗作。诗人从个人的经历出发,以“壮年”与“新来”的对比,表达了对健康衰退的感慨。在诗的开头,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力量和活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的不适开始频繁出现,甚至不得不向医生求助,这种对比突显了生命的无常与脆弱。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指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必感到惊讶,强调了一种对生命的接受与理性认知。此时,诗人展现出一种自我察觉的能力,能够意识到身体的每一个小问题,表现出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和思考。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养痾抗疏”,显示出他面对病痛时的积极态度,试图通过合理的方法来调养身体,这种主动的应对方式反映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在最后一句,诗人以“儿曹昵昵”作结,似乎在强调生活的乐趣和年轻一代的活力,即使面对自身的衰老,依然要珍惜眼前的生活。

整首诗以个人的痛苦为引子,深入探讨了生命的意义,既有对衰老的无奈,也有对生命的珍视,表现出一种豁达的心态,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壮年筋力惯驱驰:在年轻时身体强壮,习惯了奔跑和努力生活。
  2. 堪叹新来数问医:最近常常因身体不适而感到惋惜,向医生求医。
  3. 生老病催无怪者: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应该坦然接受。
  4. 寸关亦可自知之:身体每一个小问题,自己都能察觉。
  5. 养痾抗疏吾谋是:我计划用合理的方式来调养病痛。
  6. 论证投方某剂宜:研究后选定适合的药方来治疗。
  7. 识破幻躯天赋命:看透了身体的虚幻与命运的安排。
  8. 儿曹昵昵复何疑:年轻人欢笑嬉戏,生活乐趣不必怀疑。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壮年与衰老的对比,突显时间的流逝和身体的变化。
  • 比喻:将身体健康比作“寸关”,强调其重要性。
  • 反问:通过“复何疑”表达一种对生活乐趣的坚定信念。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个人的健康问题反映对生命的思考,强调要接受自然规律,同时积极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保持乐观态度。诗中也传达出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和对生活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筋力:象征年轻时的活力与力量。
  • :代表着对健康的追求与依赖。
  • :象征着病痛与困扰。
  • 儿曹:象征着年轻人的活力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曾伯生活在哪个朝代?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2. 诗中提到“养痾抗疏”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疾病的无奈
    • B. 积极调养身体
    • C. 向医生求助
  3. 诗歌通过什么对比来突出时间的流逝?

    • A. 青春与衰老
    • B. 幸福与痛苦
    • C. 成功与失败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李曾伯与杜甫在面对生命的无常时,李曾伯的态度显得更加乐观和积极,而杜甫则更多表现出对生活苦难的思考和哀伤。两者在对待生命和健康的态度上,反映了不同的生活哲学。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李曾伯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女于归张氏 病中书怀 寄姊 菊影 忆姊 合掌岩 广化寺 蝉鸣一篇五章 孤桐生崇冈一首赠友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灭私奉公 坚强不屈 髟字旁的字 田字旁的字 支字旁的字 竹字头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百尺无枝 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追踪觅影 斑驳陆离 败子回头金不换 妖氛 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鬼字旁的字 彻听 冰肌雪肤 包含鼓的词语有哪些 与君周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