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6:07
壮年筋力惯驱驰,堪叹新来数问医。
生老病催无怪者,寸关亦可自知之。
养痾抗疏吾谋是,论证投方某剂宜。
识破幻躯天赋命,儿曹昵昵复何疑。
在壮年时,我的筋骨强壮,习惯于奔跑、驰骋,
如今却常常因身体不适而向医生求医,令人感叹。
生老病死,无需觉得惊讶,身体的每个小问题,
我都能自己感知。
我打算以合理的方式来调养我的病症,
研究后选择最合适的药方。
我已经看透了虚幻的身体和天命,
孩子们的嘻笑打闹又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呢?
李曾伯,生于宋代,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现实主义色彩。李曾伯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生命、健康与命运的思考。
《累日脾疾自歌》创作于李曾伯中年时期,正值个人健康状况逐渐下降之际,诗中流露出对衰老和病痛的无奈与自省。同时,诗歌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尽管面临身体的困扰,他依然努力寻找改善健康的方式。
《累日脾疾自歌》是一首深刻反映人生命运的诗作。诗人从个人的经历出发,以“壮年”与“新来”的对比,表达了对健康衰退的感慨。在诗的开头,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力量和活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的不适开始频繁出现,甚至不得不向医生求助,这种对比突显了生命的无常与脆弱。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指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必感到惊讶,强调了一种对生命的接受与理性认知。此时,诗人展现出一种自我察觉的能力,能够意识到身体的每一个小问题,表现出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和思考。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养痾抗疏”,显示出他面对病痛时的积极态度,试图通过合理的方法来调养身体,这种主动的应对方式反映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在最后一句,诗人以“儿曹昵昵”作结,似乎在强调生活的乐趣和年轻一代的活力,即使面对自身的衰老,依然要珍惜眼前的生活。
整首诗以个人的痛苦为引子,深入探讨了生命的意义,既有对衰老的无奈,也有对生命的珍视,表现出一种豁达的心态,给人以深思。
诗歌通过个人的健康问题反映对生命的思考,强调要接受自然规律,同时积极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保持乐观态度。诗中也传达出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和对生活的珍视。
李曾伯生活在哪个朝代?
诗中提到“养痾抗疏”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歌通过什么对比来突出时间的流逝?
李曾伯与杜甫在面对生命的无常时,李曾伯的态度显得更加乐观和积极,而杜甫则更多表现出对生活苦难的思考和哀伤。两者在对待生命和健康的态度上,反映了不同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