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挽虞沧江提刑 其二》

时间: 2025-05-07 08:57:02

诗句

隼旟三易守,骃辔两观风。

欲扫龙庭穴,犹参虎幄弓。

草馀周圄绿,粟积汉屯红。

野渡方横棹,俄成夜壑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7:02

原文展示:

隼旟三易守,骃辔两观风。
欲扫龙庭穴,犹参虎幄弓。
草馀周圄绿,粟积汉屯红。
野渡方横棹,俄成夜壑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守卫的变化和自然景象。三次换守的隼旟(军旗)迎风飘扬,骏马在两边观望。想要清除龙庭的隐患,犹如参拜虎的幕帐。草地上还剩下绿草,粮食堆积如汉朝的屯仓一样红火。野外的渡口刚刚横渡船只,突然间就变得黑暗空荡。

注释:

  • 隼旟:隼是猛禽,旟是军旗,指代军队的变化。
  • 骃辔:骃是一种优良的马,辔是马缰,指马的驾驭。
  • 龙庭:指王朝或帝王的地方。
  • 虎幄:虎幄是指军营或将领的帐幕。
  • 周圄:围住的地方,表示区域。
  • 汉屯:汉朝的屯仓,指粮食储存处。

典故解析:

  • 龙庭虎幄:都与古代帝王和将领的权力象征相关,体现出诗人在思考权力与责任之间的关系。
  • 汉屯: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朝代,屯仓则是反映农业丰收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豪放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而著称。他的作品大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写于李曾伯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军政更迭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而富于画面感。开头两句通过隼旟和骃辔引入了战争的动荡和变化,表达了对局势的敏锐观察。后两句则转向自然景象的描绘,既有丰收的希望,又有对未来的不安。通过草、粟、渡等意象,诗人巧妙地将自然与人事结合,展现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奈。整首诗在气氛上略显阴郁,透出一种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隼旟三易守:暗示战事频繁,守将更替不断。
  • 骃辔两观风:骏马在风中观望,象征着对未来局势的关注。
  • 欲扫龙庭穴:表达了清除隐患的愿望。
  • 犹参虎幄弓:比喻面临的艰难与险恶。
  • 草馀周圄绿:描绘和平时期的安宁。
  • 粟积汉屯红:粮食的丰盈象征国家的富强。
  • 野渡方横棹:描写行船的瞬间,突显了环境的变化。
  • 俄成夜壑空:夜晚的空寂,反映出一种孤独和无助的感觉。

修辞手法:

采用了比喻(如“欲扫龙庭穴”)、对仗(如“骃辔两观风”,“草馀周圄绿”)、象征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与和平、过去与未来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反思和对故国的忧虑。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敏锐与变化。
  • 龙庭:象征权力与统治。
  • 虎幄:象征军事与斗争。
  • :象征生命与自然的安宁。
  • :象征丰收与富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隼旟三易守”中“隼”指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船
    C. 一种马
    D. 一种树

  2. “欲扫龙庭穴”中“龙庭”象征什么? A. 自然环境
    B. 权力中心
    C. 农田
    D. 河流

  3. 诗中提到的“汉屯”指的是? A. 汉朝的都城
    B. 军事仓库
    C. 粮食储存处
    D. 战争的地方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曾伯《挽虞沧江提刑 其二》杜甫《春望》:两者均反映了战乱带来的伤感与国家的动荡,杜甫更直接地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而李曾伯则通过自然意象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参考资料:

  1. 《宋诗鉴赏辞典》
  2.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3.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去夏孙从之示玉蕊佳篇时过未敢赓和今年此花 教授两为玉蕊花赋长韵富赡清新老病无以奉酬 大涤洞天留题 次韵廷秀待制玉蕊 留别转庵和上 赠顾工抡代父从军 其二 赠顾工抡代父从军 其一 挽显肃皇后词五首 其三 挽显肃皇后词五首 其二 挽显肃皇后词五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谋谟帷幄 业武 充寒 欲盖名彰 徼倖 宝盖头的字 鬼字旁的字 白璧微瑕 朽结尾的成语 白字旁的字 并容偏覆 臣字旁的字 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穷工极态 食字旁的字 注画 每饭不忘 包含诇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