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3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34:41
久雨之余隔窗闻雪简书院诸丈二首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雨覆云翻越月余,苦疑滕六欠工夫。
倏敲窗竹清成玉,细剪檐花碎作珠。
已喜新冬三白有,不愁嗣岁二红无。
地炉纸帐杯行了,呼起诗翁为捻须。
在漫长的雨幕和翻滚的云层下,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我苦苦怀疑滕六的诗作是否缺乏工夫。突然,一阵清脆的敲击声,从窗外竹子上传来,宛若玉石的清音;檐下的雪花像细小的珠子一样纷纷落下。我已经很高兴这个新冬天有皑皑白雪,不再担心明年是否会有红梅盛开。地炉已经点燃,纸帐也已搭好,酒杯也斟满了,赶紧叫来诗友,共同品味这冬日的悠闲。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子贞,号退庵,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自然真切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漫长雨季后的冬天,诗人借此抒发对自然景象的感受,以及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李曾伯的《久雨之余隔窗闻雪简书院诸丈二首》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的诗。诗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雨天后,终于迎来了雪的降临,心中充满了欢愉。诗的开篇就通过“雨覆云翻”描绘了天气的阴郁,然而随之而来的“倏敲窗竹清成玉”则展现了一种清新的变化,竹子的声音仿佛是冬雪带来的乐音,清脆动听。
在诗中,诗人不仅描绘了冬日的雪景,还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淡淡的忧虑。虽然新冬的雪花让人欣喜,但“二红无”的隐忧却提醒读者,四季轮回,花开花落,人生亦是如此。最后一句“呼起诗翁为捻须”,更是将诗人与友人的情谊升华,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这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哲理与情感,让读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冬季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未来变化的思考,展现了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借助什么自然现象来表达心情的变化?
A. 雨
B. 雪
C. 竹
“不愁嗣岁二红无”中的“二红”指的是什么?
A. 红梅
B. 红花
C. 红叶
诗中提到的“滕六”是谁?
A. 李曾伯
B. 滕宗谅
C. 诗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