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1:0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1:01:37
题陶详校书阳羡隐居
方干〔唐代〕
芸香署里从容步,
阳羡山中啸傲情。
竿底紫鳞输钓伴,
花边白犬吠流莺。
长潭五月含冰气,
孤桧中宵学雨声。
便泛扁舟应未得,
鸱夷弃相始垂名。
在芳香的书房中悠闲地走动,
在阳羡山中高歌抒发情怀。
竿下的紫色鳞鱼为我垂钓相伴,
花边的白犬对着流莺吠叫。
长潭在五月里仍然带着冰冷的气息,
孤独的松树下夜里聆听雨声。
我便想划着小船去游玩,却未能如愿,
鸱夷的弃相开始显露名声。
方干(约830年-约870年),字德明,号云峰,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表现出对山水田园的热爱与向往。
《题陶详校书阳羡隐居》创作于作者对陶渊明的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之时,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描绘了阳羡山的自然景色,展现了隐士生活的悠闲自在。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书房景象,诗人从容自若,似乎在享受着书卷的芬芳和自然的和谐。接着,诗人转向阳羡山,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自由的向往。紫鳞鱼和白犬的出现,营造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对伴侣与自然生灵的珍视。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人生的思考,长潭的冰冷气息和孤松的雨声,反映出诗人对孤独和高洁的追求。在最后两句中,诗人以“便泛扁舟应未得,鸱夷弃相始垂名”作为总结,表达出对名利的淡泊,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歌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强调了自然的美好与人生的自由,反映了诗人淡泊名利的高洁情怀。
诗中提到的“阳羡”指的是哪个地方?
A. 一种鱼
B. 一座山
C. 一种花
D. 一座城
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暴躁
C. 悠闲自在
D. 忧伤
“鸱夷弃相始垂名”中的“鸱夷”指的是?
A. 一种动物
B. 古代一个国家
C. 一种植物
D. 一位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