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1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12:24
荆门歌送兄赴夔州
作者:李端 〔唐代〕
余兄佐郡经西楚,饯行因赋荆门雨。
燮燮声渐繁,浦里人家收市喧。
重阴大点过欲尽,碎浪柔文相与翻。
云间怅望荆衡路,万里青山一时暮。
琵琶寺里响空廊,熨火陂前湿荒戍。
沙尾长樯发渐稀,竹竿草屩涉流归。
夷陵已远半成烧,汉上游倡始濯衣。
船门相对多商估,葛服龙钟篷下语。
自是湘州石燕飞,那关齐地商羊舞。
曾为江客念江行,肠断秋荷雨打声。
摩天古木不可见,住岳高僧空得名。
今朝拜首临欲别,遥忆荆门雨中发。
我的哥哥在西楚任职,送行时我写下这首歌来表达离别之情。
雨声渐渐增强,岸边的村落开始热闹起来。
沉重的阴云将要散去,细碎的浪花在水面轻轻翻滚。
在云间我惆怅地眺望荆州和衡州的路,万里青山在黄昏时分显得更加苍茫。
琵琶寺的空廊传来悠扬的琴声,熨火陂前湿冷的戍楼显得荒凉。
沙头的船桅越来越少,竹竿和草鞋在水中泛舟归去。
夷陵已远,半途的烟火渐渐消失,汉水的上游开始洗涤衣物。
船舱相对而立,许多商人正在估价,蓑衣下的交谈声依稀可闻。
湘州的石燕飞舞,那关口的齐地商人歌舞欢腾。
曾经作为江客,常思念江上的旅程,听秋荷在雨中打落的声音,心如刀割。
高耸的古木已无法看见,住在岳上的高僧也只是空有名声。
今天早上我拜首告别,遥想着荆门的雨中情景。
作者介绍:李端,唐代诗人,作品多描写离别、思乡等情感,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送别其兄赴夔州之时,表达了对兄长的依依不舍之情和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荆门歌送兄赴夔州》通过细致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诗的开头,诗人借雨声引入,营造出一种凝重的氛围,表达出送别的沉重与不舍。接着,诗人描绘了周围的自然景象,细腻的“碎浪柔文”与“重阴大点”的对比,展现了即将离别的心境与四周环境的交融,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回忆起与兄长共同经历过的江水和风景,带有浓厚的怀旧色彩。诗中的“曾为江客念江行”,不仅表达了对兄长的思念,更是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流露出一种惆怅与无奈。此外,诗中提及的琵琶寺、古木等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进一步增强了离别的悲伤气氛。
整首诗在意境上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体现了唐诗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琵琶寺”意在表达什么?
诗中“肠断秋荷雨打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中主要描绘的天气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