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刘侍郎》

时间: 2025-08-11 17:16:50

诗句

几人同去谢宣城,未及酬恩隔死生。

唯有夜猿知客恨,峄阳溪路第三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1 17:16:50

原文展示:

送刘侍郎
作者: 李端 〔唐代〕
几人同去谢宣城,未及酬恩隔死生。
唯有夜猿知客恨,峄阳溪路第三声。

白话文翻译:

几个人同去向宣城的刘侍郎致谢,但未能酬报他之间的恩情,已经隔着生死。唯有夜间的猿猴知道我对他的思念与怨恨,峄阳溪的路上传来第三声啼叫。

注释:

  • 几人:指的是和作者一起向刘侍郎致谢的人。
  • 谢宣城:这里的“宣城”是刘侍郎的官职或地名,表示对他的感谢。
  • 未及酬恩:意为没有机会回报他的恩情。
  • 隔死生:表示生死相隔,情感深重。
  • 夜猿:夜晚的猿猴,象征孤独的思念。
  • 知客恨:表示猿猴了解作者的思念与怨恨。
  • 峄阳溪路:指具体的地点,暗示回忆与感情的深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端,字志和,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李端的诗风以清新、明丽著称,善于表达深厚的情感及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端送别刘侍郎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与不舍之情,借助自然景物(如夜猿)反映内心的孤独和思念。

诗歌鉴赏:

《送刘侍郎》是一首情感真挚的送别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的开头“几人同去谢宣城”直接交代了送别的背景,显示出作者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然而,接下来的“未及酬恩隔死生”则流露出对友人恩情的感慨与无奈,生与死的距离不仅是物理上的,也是情感上的。

诗中“唯有夜猿知客恨”一句,以猿猴作为情感的寄托,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法回报的惆怅。猿猴在夜晚的啼叫,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苦楚。最后一句“峄阳溪路第三声”,通过地点的具体化,进一步增强了情感的深度与生动性,仿佛将读者带入了那条充满思念的溪路。

整首诗通过对夜猿的描写,巧妙地将作者的思念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展现了李端深刻的情感世界与高超的艺术手法。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几人同去谢宣城:开篇交代送别的场景,强调作者与多位友人的关系。
  2. 未及酬恩隔死生:表达感激未能回报的遗憾,生死之隔的情感重压。
  3. 唯有夜猿知客恨:夜猿成为情感的象征,暗示孤独和思念。
  4. 峄阳溪路第三声:用具体的地名和声音增强情感的传达,形成生动的意象。

修辞手法:

  • 拟人:夜猿被赋予了理解人类情感的能力,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整体句式的对称性,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意象:猿猴和溪水构成的意象,传达了孤独、思念与自然的和谐交融。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无法回报的无奈,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及离别的痛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猿:象征孤独和思念,代表诗人内心的情感。
  • 溪路:象征回忆的路径,暗示情感的流动与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几人同去谢宣城”指的是哪种情境?

    • A. 送别
    • B. 聚会
    • C. 旅行
    • D. 祭祀
  2. “未及酬恩隔死生”中的“隔死生”意味着什么?

    • A. 地理距离
    • B. 情感的隔阂
    • C. 时间的流逝
    • D. 物质的差距
  3. 诗中“夜猿”象征什么?

    • A. 快乐
    • B. 思念
    • C. 友谊
    • D. 恨意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杜甫的《赠花卿》:同样表达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感情与送别的情感,风格上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中秋次渔洋山人和米紫来韵二首 其二 同可用文甫孟文昌祖过连氏池亭观网鱼复酌丁氏别墅 冬日闲居二首 冬日过韩寅仲尊生斋留酌 题画 宝山石瓮 龙兴仁王佛舍纳凉联句十六韵 送上舍涂生归新城生之尊甫予友也今任海南故末及之 哭少游学士 其三 陆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丿字旁的字 殊恩厚渥 明略 邯郸匍匐 往者不谏,来者可追 广字头的字 臼字旁的字 大江东去 偃旗仆鼓 籶箕 三点水的字 花束 诱秦诓楚 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熊经鸱顾 黽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