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黎兵曹往陕府结婚》

时间: 2025-05-04 10:15:54

诗句

东方发车骑,君是上头人。

奠雁逢良日,行媒及仲春。

时称渡河妇,宜配坦床宾。

安得同门吏,扬鞭入后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5:54

原文展示

送黎兵曹往陕府结婚
作者: 李端 〔唐代〕

东方发车骑,君是上头人。
奠雁逢良日,行媒及仲春。
时称渡河妇,宜配坦床宾。
安得同门吏,扬鞭入后尘。

白话文翻译

在东方,马车已经开始行驶,而你正是这行列中的领头人。
在这个吉日良辰,送上你们的婚礼,恰逢仲春时节。
时常称赞你是渡河的佳人,应该与你的丈夫共度坦途。
怎么能没有同门的朋友,骑马跟随你走进婚姻的旅程呢?

注释

  • 发车骑:发车,指启程;骑,指骑马者。
  • 奠雁:奠,指祭奠;雁,象征良辰美景。
  • 良日:吉日、好日子。
  • 渡河妇:渡河的女人,这里特指美丽的女性。
  • 坦床宾:坦床,指宽广的床;宾,指伴侣、丈夫。
  • 同门吏:同门,指同一门第的朋友或同僚;吏,指官员。
  • 扬鞭:指骑马赶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端,唐代诗人,其诗风清新俊逸,擅长五言绝句,作品常反映人情世态和生活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朋友黎兵曹即将结婚之际,表达了对朋友新婚的祝福和美好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婚姻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清新的意象,表现了对新婚夫妻的祝福和美好愿景。诗句中提到的“良日”“仲春”,不仅在时间上标志着婚礼的吉利时刻,也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诗人在开篇就用“东方发车骑”设定了场景,给人以生动的画面感,仿佛能看到新郎骑马出发的情景。而“渡河妇”的称呼,更是将新娘的美丽与优雅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人感受到婚姻的甜蜜和幸福。

随着诗意的发展,李端通过对新人的祝福,传达了一种深厚的友情与期盼。尤其是最后两句,表现了对婚后生活的美好向往,期待同门好友的陪伴与支持,展现出浓浓的人情味。在这一系列意象中,李端不仅描绘了婚礼的喜庆,也映射出对人生旅程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方发车骑:描绘新郎出发的情景,表现了热烈的婚礼气氛。
  2. 君是上头人:强调新郎在婚礼中的重要地位,带有尊重的语气。
  3. 奠雁逢良日:通过“奠雁”来象征吉利的婚礼,传达出对美好时光的祝福。
  4. 行媒及仲春:提到媒人和春天,突出了婚姻的传统与季节的美好。
  5. 时称渡河妇:称赞新娘的美丽,强调她的独特性。
  6. 宜配坦床宾:祝愿新娘与新郎幸福美满。
  7. 安得同门吏:表现出对朋友陪伴的期待。
  8. 扬鞭入后尘:寓意着新生活的开始,象征着对未来的憧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新娘比作“渡河妇”,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她的美丽。
  • 对仗:整首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祝福为主旨,表达对朋友婚姻的祝愿,传递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方:象征新的开始和希望。
  • 良日:象征吉利的日子,寓意美好的未来。
  • 渡河妇:象征美丽与优雅。
  • 坦床:象征着幸福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良日”是指什么?
    A. 坏天气
    B. 吉日、好日子
    C. 普通的日子

  2. “安得同门吏”中“同门”指的是什么?
    A. 不同的朋友
    B. 同一门第的朋友
    C. 陌生人

  3. 诗中用“渡河妇”来形容新娘的原因是什么?
    A. 她很富有
    B. 她很美丽
    C. 她很聪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新婚别》 by 白居易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新婚别》强调了新婚的喜悦与离别之情,与《送黎兵曹往陕府结婚》在情感基调上相似,但《新婚别》更侧重于对离别的伤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端诗集》
  • 《唐代诗人传记》

相关查询

乐府体四章记江浙大水 其二 乐府体四章记江浙大水 选二 其一 十六字令 其三 述佛氏三戒 十六字令 其二 述佛氏三戒 十六字令 其一 述佛氏三戒 采桑子 其四 金缕曲·次女绣孙 王员外不解参同契但索一诗许以遗我率尔戏之 石川子歌 对雪赠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尸字头的字 革字旁的字 玄愍 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单人旁的字 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墓室 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美雨欧风 早为之所 虎字头的字 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癶字旁的字 闻风远扬 含牙戴角 渊开头的成语 线结尾的成语 过街天桥 实话实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