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0:2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26:57
原文展示:
寄太白无能禅师 顾非熊 〔唐代〕 太白山中寺,师居最上方。 猎人偷佛火,栎鼠戏禅床。 定久衣尘积,行稀径草长。 有谁来问法,林杪过残阳。
白话文翻译:
在太白山中的寺庙里,禅师居住在最高的上方。 猎人偷偷拿走了佛前的灯火,栎树上的老鼠在禅床上嬉戏。 禅定久了,衣服上积满了灰尘,行走稀少,小径上的草长得很长。 有谁会来这里询问佛法呢,只有林梢上掠过的残阳。
注释:
诗词背景: 顾非熊是唐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隐逸生活和禅修境界。这首诗寄给太白山中的无能禅师,表达了对禅师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诗中通过对禅师生活环境的描绘,展现了禅修的宁静与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太白山中寺庙和无能禅师生活的描绘,展现了禅修的宁静与超脱。诗中“猎人偷佛火,栎鼠戏禅床”一句,以世俗的纷扰对比禅修的宁静,形象生动。“定久衣尘积,行稀径草长”则进一步描绘了禅师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禅修的宁静与超脱。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通过对禅师生活环境的描绘,展现了禅修的宁静与超脱,传达了对清净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猎人偷佛火”比喻什么? A. 世俗之人对佛法的无知和轻视 B. 猎人对佛法的尊重 C. 猎人对佛火的需要 答案:A
诗中“栎鼠戏禅床”象征什么? A. 禅修的宁静 B. 世俗的纷扰 C. 禅床的舒适 答案:B
诗中“定久衣尘积”形容什么? A. 禅师的超脱和清净 B. 禅师的懒惰 C. 禅师的忙碌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