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太白无能禅师》

时间: 2025-04-29 00:26:57

诗句

太白山中寺,师居最上方。

猎人偷佛火,栎鼠戏禅床。

定久衣尘积,行稀径草长。

有谁来问法,林杪过残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26:57

原文展示:

寄太白无能禅师 顾非熊 〔唐代〕 太白山中寺,师居最上方。 猎人偷佛火,栎鼠戏禅床。 定久衣尘积,行稀径草长。 有谁来问法,林杪过残阳。

白话文翻译:

在太白山中的寺庙里,禅师居住在最高的上方。 猎人偷偷拿走了佛前的灯火,栎树上的老鼠在禅床上嬉戏。 禅定久了,衣服上积满了灰尘,行走稀少,小径上的草长得很长。 有谁会来这里询问佛法呢,只有林梢上掠过的残阳。

注释:

  • 太白山:位于陕西省,是道教名山之一。
  • 师:指无能禅师,诗中的主人公。
  • 最上方:指寺庙的最高处,象征禅师的修行境界。
  • 猎人偷佛火:比喻世俗之人对佛法的无知和轻视。
  • 栎鼠戏禅床:栎鼠在禅床上嬉戏,象征世俗的纷扰与禅修的宁静形成对比。
  • 定久衣尘积:长时间禅定,衣服上积满灰尘,形容禅师的超脱和清净。
  • 行稀径草长:行走稀少,小径上的草长得很长,形容禅师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
  • 林杪过残阳:林梢上掠过的残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诗词背景: 顾非熊是唐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隐逸生活和禅修境界。这首诗寄给太白山中的无能禅师,表达了对禅师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诗中通过对禅师生活环境的描绘,展现了禅修的宁静与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太白山中寺庙和无能禅师生活的描绘,展现了禅修的宁静与超脱。诗中“猎人偷佛火,栎鼠戏禅床”一句,以世俗的纷扰对比禅修的宁静,形象生动。“定久衣尘积,行稀径草长”则进一步描绘了禅师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禅修的宁静与超脱。

诗词解析:

  • 首句“太白山中寺,师居最上方”,点明了地点和人物,以“最上方”象征禅师的修行境界。
  • 次句“猎人偷佛火,栎鼠戏禅床”,通过世俗的纷扰对比禅修的宁静,形象生动。
  • 第三句“定久衣尘积”,描绘了禅师长时间禅定,衣服上积满灰尘,形容禅师的超脱和清净。
  • 末句“有谁来问法,林杪过残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表达了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修辞手法:

  • 比喻:“猎人偷佛火”比喻世俗之人对佛法的无知和轻视。
  • 拟人:“栎鼠戏禅床”栎鼠在禅床上嬉戏,赋予栎鼠人的行为,增强形象感。
  • 对仗:“定久衣尘积,行稀径草长”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通过对禅师生活环境的描绘,展现了禅修的宁静与超脱,传达了对清净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太白山:象征高远和清净。
  • 佛火:象征佛法的光明和智慧。
  • 栎鼠:象征世俗的纷扰。
  • 衣尘:象征禅师的超脱和清净。
  • 残阳:象征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猎人偷佛火”比喻什么? A. 世俗之人对佛法的无知和轻视 B. 猎人对佛法的尊重 C. 猎人对佛火的需要 答案:A

  2. 诗中“栎鼠戏禅床”象征什么? A. 禅修的宁静 B. 世俗的纷扰 C. 禅床的舒适 答案:B

  3. 诗中“定久衣尘积”形容什么? A. 禅师的超脱和清净 B. 禅师的懒惰 C. 禅师的忙碌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顾非熊的《寄太白无能禅师》都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而顾非熊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对禅修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顾非熊的全部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

相关查询

采桑子·花时恼得琼枝瘦 蝶恋花 虞美人 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 玉楼春 采桑子 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 诉衷情 生查子·金鞭美少年 风入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山殂水崖 以杙为楹 倒八字的字 耳字旁的字 鼓勇 磨铅策蹇 包含屁的成语 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斤斤自守 反犬旁的字 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草字头的字 尸字头的字 风月场 北山羊 献杀 口呆目钝 总布 包含讳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