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5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50:09
十月菊
作者: 张镃 〔宋代〕
幽芳何事独开迟,
寂寞寒金照短篱。
老子樽罍方欠此,
春风景物最相宜。
要随得暖南枝发,
肯趁登高九日悲。
翻笑陶家门外柳,
夜深零落舞腰肢。
这朵幽香的菊花,为什么开得如此迟呢?在这寂寞的寒冬,金色的阳光照耀着短短的篱笆。我这位老者,酒杯和酒壶都缺少了这样的花卉,春风的景物才是最为合适。要是能和温暖的南枝一起生长,那就应该趁着重阳节的登高来感叹人生的悲伤。反倒是嘲笑陶渊明家门外的柳树,夜深时分,花瓣轻轻飘落,宛如舞动的腰肢。
作者介绍:张镃,字君远,号梅谷,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哲理思考而著称。他的诗作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秋季,正值菊花盛开的时节。张镃以菊花为引子,抒发自己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借此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生活的反思。
《十月菊》通过描绘菊花的迟开,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时光的思考。菊花在古代文化中象征着高洁与坚韧,尤其在秋冬时节,它的盛开更显得弥足珍贵。诗的开头便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幽芳何事独开迟”,既是对菊花的疑问,也是对自身生命状态的反思。在寒冷的季节里,菊花的绽放显得格外孤独,正如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索。
接着,诗人提到“老子樽罍方欠此”,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诗人虽然年事已高,生活中却缺少了这样的花卉,这种缺失让他更加感受到生命的空虚与无常。冬季的寒风与金色的阳光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菊花的存在显得更加珍贵。
“要随得暖南枝发,肯趁登高九日悲”,诗人希望能在温暖的环境中与菊花共同生长,借重阳节的登高,感受季节的变迁与人生的悲欢。最后,诗人提到陶渊明,暗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又以“夜深零落舞腰肢”来展现菊花的轻盈与美丽,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舞动与凋零。
整首诗以菊花为主线,结合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构成了一幅富有情感和意境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感受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同时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老子”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九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诗中“寒金”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