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1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11:09
岐阳府舍始相逢,四十余春屈指中。
昔日布衣今露冕,当时小吏亦衰翁。
醉吟久作藏身计,条教应多及物功。
惟是彩衣难再著,长林极目起悲风。
在岐阳的府舍第一次相遇,四十多年的时光一指之间。
往昔我还是个布衣,今天却已经高冠加身;
那时的小吏,如今也成了衰老的翁。
我醉吟久矣,打算隐居于此,
只希望能多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然而,只能再次穿上彩衣的机会难再来,
在这漫长的树林中,极目远望,心中生起悲风。
司马光,字君实,号昌黎,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光以其卓越的政治才干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著有《资治通鉴》等历史著作。他的诗词风格简练、沉稳,常以古典的笔法抒发深厚的情感。
这首诗作于作者与友人吴辨叔相聚时,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诗中既有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也有对现状的无奈,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这首诗通过回顾与友人的相识,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悟。起句“岐阳府舍始相逢”直接引入主题,点明作者与友人相遇的初始地点,暗示着一段长久的友情。接下来的“四十余春屈指中”则进一步强调时光的流逝,令人感叹岁月的无情。
在对比中,诗人用“昔日布衣今露冕”揭示了自身身份的变化,从平民到官员,表现出一种由朴素到华丽的转变。接着,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的自己与现在的差异,带有淡淡的忧伤。
“醉吟久作藏身计”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社会的思考和责任感。而最后两句则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悲凉的氛围,尤其是“长林极目起悲风”的意象,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揭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无奈与渴望。
整首诗在意象的塑造上,既有对个人经历的回顾,又有对社会责任的思考,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
本诗采用对比手法,通过“昔日”和“今”的对比,展现身份的变化;运用意象,如“彩衣”、“长林”,营造出一种深邃的情感氛围。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人生变迁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惆怅,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诗中提到“岐阳府舍”是什么地方?
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主要表现在哪一句中?
诗中提到“彩衣”的含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