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4:36
作者: 司马光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相府新承檄,兰台旧校文。
题舆荣得士,把袂惜离群。
首夏郊原秀,晴阳草树曛。
觚棱日边远,阙塞雾中分。
翠岭林端出,飞泉竹外闻。
金羁游烂漫,珠履醉缤纷。
人服声光重,官无簿领勤。
归期肯留滞,汉主待渊云。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从相府出发、前往西京的官员的离别情景。相府刚刚接到新命令,兰台的文书又在旧的校对下被签发。诗人对这位官员的离去感到十分惋惜,正值初夏,郊外的原野一片秀丽,阳光明媚,草木生辉。远处的山脉在阳光下显得更加遥远,城池被雾气笼罩。翠绿的山岭在林边显现,流淌的泉水在竹林外轻声流淌。金色的马匹在草地上悠然游走,珠履的舞步在醉意中缤纷。人们在权势和光辉中沉迷,而官场上却没有人认真对待公务。归期是否可以延迟呢?汉朝的帝王还在等待着你如同等待着仙云。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诗人。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崇尚儒家思想,反对权臣专权,推崇忠良之士。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前往西京的官员,表达了诗人对他的离别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官场的复杂与无奈。正值初夏,诗人描绘了美好的自然景象,增强了离别的伤感。
《送次道能判西京》以清新流畅的笔法描绘了初夏的美丽景色和离别的惆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官场生活的思考。诗人用“相府新承檄”开篇,交代了离别的背景,接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情绪。诗中的“金羁游烂漫,珠履醉缤纷”,不仅描绘了华丽的官场生活,同时也暗示了权力的浮华与虚幻。最后,诗人通过“归期肯留滞,汉主待渊云”的反思,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全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离别中的复杂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官场虚华与现实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相府新承檄”中的“檄”指的是什么?
A. 诏令
B. 书信
C. 诗歌
D. 文章
诗中提到的“兰台”主要是指什么机构?
A. 政府
B. 文书管理机构
C. 教育机构
D. 军事机构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自然风光
B. 离别与思考
C. 官场生活
D. 对友人的祝福
答案:
这份资料涵盖了《送次道能判西京》的各个方面,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