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3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32:29
房公昔漂泊,置酒此鸣琴。
人事有忧乐,山光无古今。
风流俱寂寞,结构尚萧森。
松竹含虚籁,犹疑弦上音。
房公曾经漂泊四方,曾在这里饮酒并弹琴。
人世间有忧愁和快乐,而山间的光景却没有古今之分。
风流人物都显得孤寂,山林的景致依旧萧索。
松竹间传来空灵的声音,似乎在怀疑弦上的乐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房公”是指历史上的房玄龄,表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思考。此外,诗中提到的“山光无古今”则暗示自然景观的永恒与人世间的变幻。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退之,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诗人。他以《资治通鉴》闻名,主张以史为鉴,重视历史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创作背景:
《玉徽亭》创作于司马光晚年之际,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历史的感悟。诗中通过自然景观和个人经历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永恒的向往。
《玉徽亭》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诗,反映了作者对人生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开篇提到房公的漂泊与酒会,表现了人世间的聚散与喧嚣,而随之而来的“人事有忧乐”的句子则将人世间的繁华与忧愁一并纳入视野。与之相对的是“山光无古今”,山水的宁静与永恒使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风流人物的孤寂与山林的萧森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人世间的冷漠。最后,以“松竹含虚籁,犹疑弦上音”收尾,展现了自然与音乐的和谐,似乎在探讨声音的真实与虚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人事无常的感慨。诗中反映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同时也表现了对自然永恒之美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房公”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房玄龄
B. 司马光
C. 李白
“山光无古今”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A. 人生短暂
B. 自然永恒
C. 人情冷暖
诗中“松竹含虚籁”中的“虚籁”指的是什么?
A. 空灵的音乐声
B. 真实的声音
C. 人声嘈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