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自君之出矣》

时间: 2025-07-30 08:12:43

诗句

自君之出矣,宝镜为谁明?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8:12:43

原文展示:

自君之出矣,宝镜为谁明?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白话文翻译:

自从你离开后,这面宝镜又为谁照亮呢?
我对你的思念如同陇水,长久地听到那呜咽的声音。

注释:

字词注释:

  1. 自君之出矣:自从你离开以后。
  2. 宝镜:这里指代明亮的镜子,象征美好和光明。
  3. 为谁明:为谁而照亮,表示失去光彩。
  4. 思君:思念你,君指代恋人或朋友。
  5. 陇水:陇水是陇山的水,意指流淌的水,象征思念的深长。
  6. 长闻呜咽声:长久地听到细微的哭泣声,暗指思念的痛苦。

典故解析:

“陇水”在古典诗词中常用于表达思乡或思念之情,源于其流动不息的特性,象征着情感的绵延与无法割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雍裕之,唐代诗人,其诗风清新流畅,常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的内心感受与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思念挚友或爱人的背景下,反映了离别所带来的情感困扰,生动地描绘了思念的苦楚和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情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离去之人的深切思念。开头“自君之出矣”,直接点明了思念的对象,令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情怀。接着“宝镜为谁明”,运用宝镜的意象,暗示了自己在失去对方后,生活失去了光彩,内心的空虚与失落感愈发明显。而“思君如陇水”,则把思念比作源源不断的陇水,流淌不息,意象深远,传达出对对方的深情厚谊。最后一句“长闻呜咽声”更是将思念的情感推向高潮,细腻地描绘了那种持续的、无法言说的哀伤,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清晰,展现了作者对离别的深刻理解与感受,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君之出矣:说明离别的时间,带出思念的主题。
  2. 宝镜为谁明:通过反问,表达失去后的孤寂。
  3. 思君如陇水:用比喻表达思念的绵长与无尽。
  4. 长闻呜咽声:加深了思念的情感,表现出痛苦与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思君如陇水”,将思念比作水流,形象生动。
  • 反问:“宝镜为谁明”,用反问增强情感的力度。
  • 拟人:呜咽声如同人类的情感,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思念与痛苦,传达了作者深切的情感,展现了爱情或友情的脆弱与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宝镜:象征着光明与美好,失去后暗示着生活的无趣。
  2. 陇水:象征思念延绵不绝,流动的水暗示情感的绵长。
  3. 呜咽声:象征着痛苦的思念,细腻而深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自君之出矣”中的“君”指的是谁?

    • A. 朋友
    • B. 爱人
    • C. 亲人
    • D. 以上皆是
  2. 诗中“宝镜为谁明”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失落
    • C. 愤怒
    • D. 希望
  3. “思君如陇水”中的“陇水”象征着什么?

    • A. 短暂
    • B. 流动
    • C. 固定
    • D. 干涸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李白《夜泊牛津》中也表达了离别的思念,但更加强调孤独的旅途与对故乡的向往;
  • 杜甫《月夜忆舍弟》则在思念中融入了对家人的忧虑,情感更加沉重。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全唐诗》
  3.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悟人一言 睢阳五老图 留题水北杨郎中园亭二首 欢喜吟 别两绝 其一 首尾吟 其九十二 恍惚吟 后图即事三首 洛阳春吟 乞笛竹栽於李少保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重头 古结尾的成语 清浑皁白 皮甲 双人旁的字 浮来暂去 一递一口 齊字旁的字 父开头的成语 聊备一格 吮嘬 改弦易调 笑资 青字旁的字 止字旁的字 文字旁的字 胡支扯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