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2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27:49
颇忆未参禅,教中听十年。
昼夜数他宝,何曾得半钱。
发志出行脚,遍求无病药。
及至休歇时,依旧没鞋著。
我常常怀念自己未曾参禅的日子,在教室里听课已经十年。
昼夜计算着他人的财富,却从未得到半分的收益。
我立志出门行脚,四处寻找无病的良药。
可到了休息的时候,依然没有鞋子可以穿上。
“参禅”是指参与禅宗的修行,禅宗强调通过静坐、思考来达到觉悟的境界。“行脚”则是古代僧侣或修行者通过行走来修行的一种方式,常常意味着对世俗生活的放弃和对真理的追求。
释咸静,宋代高僧,提倡禅宗思想,致力于教化和传承佛教文化。他的诗作常反映出对人生苦短的思考,以及对内心平静的渴求。
本诗创作于佛教盛行的宋代,社会环境充满了对个人修养和精神追求的重视。作者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在修行路上的迷茫与追寻。
这首诗以简单的语言呈现了作者在修行之路上的思考与感悟。诗人回忆起自己未曾深入禅宗的生活,虽在教室中听了十年的课,却依然没有得到内心的富足。诗中的“昼夜数他宝”一语,表现出作者对外在物质世界的反思,反映了他对社会财富的无奈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尽管他努力去探求“无病药”,试图寻找心灵的解脱,最终却发现自己依旧处于一种困境中,无法穿上那双“鞋子”,象征着他在修行路上的艰辛和无奈。
整体而言,诗歌传递出一种对人生的思考,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迷茫,表现出一种深邃的哲学思考。诗人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文字,将个人的修行与外在环境的对比,形成了深刻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尤其是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与外在世界的无奈之间的矛盾。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反思,诗人揭示了修行者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困惑与挑战。
诗人回忆自己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度过了十年?
A. 禅修
B. 教室
C. 旅行
D. 家庭
诗中提到的“无病药”指的是什么?
A. 物质财富
B. 身体健康
C. 心灵的解脱
D. 学识的积累
诗歌表现了作者对什么的渴望?
A. 财富
B. 名声
C. 内心安宁
D. 权力
答案:1-B;2-C;3-C
通过以上的解析和赏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