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2:4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2:45:12
原文展示:
观溪流 利登 〔宋代〕
西山连夕雨,涨此百尺浑。 怒涛响半空,气可飘昆仑。 一朝势力尽,枯苇有不能。 洋洋溟渤宽,终古无亏盈。
白话文翻译:
西山连续下了整晚的雨,使得溪水暴涨,水位高达百尺。 怒涛的声音响彻半空,气势足以撼动昆仑山。 一旦水势消退,连枯萎的芦苇都无法支撑。 广阔的海洋,自古以来就没有盈亏的变化。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利登,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其对自然景观的深刻观察和感悟。这首诗描绘了溪流在暴雨后的壮观景象,以及水势消退后的对比,反映了自然界的循环和永恒。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观察到西山暴雨后的溪流景象时所作,通过对比水势的盛衰,表达了自然界的循环和永恒不变的哲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溪流在暴雨后的壮观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强大力量和循环变化。首两句描绘了暴雨后溪水的暴涨,怒涛声响彻半空,气势惊人。后两句则对比了水势消退后的景象,连枯萎的芦苇都无法支撑,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两句以海洋的广阔和永恒不变来象征自然界的循环和恒常,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深刻而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溪流在暴雨后的壮观景象和消退后的对比,表达了自然界的循环和永恒不变的哲理,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和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