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感兴》

时间: 2025-05-02 04:07:41

诗句

圣哉久芜漫,功利时竞趋。

管晏苟有帝,安必世唐虞。

开明周孔心,赖有伊洛儒。

古来正其心,平治信有余。

彼哉典午时,相师谈清虚。

未知千载人,视今又何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7:41

原文展示:

感兴 利登 〔宋代〕

圣哉久芜漫,功利时竞趋。 管晏苟有帝,安必世唐虞。 开明周孔心,赖有伊洛儒。 古来正其心,平治信有余。 彼哉典午时,相师谈清虚。 未知千载人,视今又何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诗中提到,尽管古代圣贤如管仲、晏婴等人的时代已经久远,但他们的功利思想仍然影响着后人。诗人认为,周公、孔子的心胸开阔,而伊洛地区的儒者继承了他们的思想。自古以来,正心修身是治理国家的基础,而当时的社会却崇尚清谈,忽视实际治理。诗人不禁思考,千年之后的人们会如何看待当今的社会风气。

注释:

  • 圣哉久芜漫:圣人的时代已经久远,变得模糊不清。
  • 功利时竞趋:人们仍然追逐功利。
  • 管晏苟有帝:管仲、晏婴如果有帝王之位。
  • 安必世唐虞:怎能不达到唐尧、虞舜的盛世。
  • 开明周孔心:周公、孔子的心胸开阔。
  • 赖有伊洛儒:依赖伊洛地区的儒者传承。
  • 古来正其心:自古以来,正心修身。
  • 平治信有余:治理国家确实有余力。
  • 彼哉典午时:那个崇尚清谈的时代。
  • 相师谈清虚:相互学习谈论虚无。
  • 未知千载人:不知道千年之后的人。
  • 视今又何如:会如何看待现在。

诗词背景:

利登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感慨。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风气崇尚清谈,忽视实际治理,诗人通过对比古代圣贤和当时社会,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圣贤和当时社会的对比,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诗中,“圣哉久芜漫,功利时竞趋”一句,既表达了对古代圣贤时代的怀念,也批评了当时社会的功利主义。“开明周孔心,赖有伊洛儒”一句,强调了周公、孔子的心胸开阔,以及伊洛地区儒者的传承作用。“古来正其心,平治信有余”一句,指出正心修身是治理国家的基础。最后两句“未知千载人,视今又何如”,诗人不禁思考,千年之后的人们会如何看待当今的社会风气,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圣哉久芜漫,功利时竞趋”:圣人的时代已经久远,变得模糊不清,但人们仍然追逐功利。
    • “管晏苟有帝,安必世唐虞”:管仲、晏婴如果有帝王之位,怎能不达到唐尧、虞舜的盛世。
    • “开明周孔心,赖有伊洛儒”:周公、孔子的心胸开阔,依赖伊洛地区的儒者传承。
    • “古来正其心,平治信有余”:自古以来,正心修身是治理国家的基础,治理国家确实有余力。
    • “彼哉典午时,相师谈清虚”:那个崇尚清谈的时代,相互学习谈论虚无。
    • “未知千载人,视今又何如”:不知道千年之后的人会如何看待现在。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古代圣贤和当时社会的对比,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
    • 设问:“未知千载人,视今又何如”一句,通过设问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
  • 主题思想:

    • 通过对古代圣贤和当时社会的对比,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强调正心修身是治理国家的基础。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圣贤:古代圣贤如管仲、晏婴、周公、孔子等,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和治理能力。
    • 功利:象征着当时社会的功利主义风气。
    • 清谈:象征着当时社会崇尚清谈,忽视实际治理的风气。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古代圣贤有哪些? A. 管仲、晏婴 B. 周公、孔子 C. 伊洛儒者 D. 唐尧、虞舜
    2. 诗中批评的当时社会风气是什么? A. 功利主义 B. 清谈 C. 正心修身 D. 治理国家
    3. 诗中提到的“伊洛儒”是指什么? A. 伊洛地区的儒者 B. 伊洛地区的清谈者 C. 伊洛地区的功利主义者 D. 伊洛地区的治理者
    4. 诗中提到的“古来正其心”是指什么? A. 正心修身 B. 功利主义 C. 清谈 D. 治理国家

    答案:1. A 2. B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 苏轼的《赤壁赋》: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社会现实的批评。
  • 诗词对比:

    • 利登的《感兴》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评,但利登的诗更侧重于对古代圣贤的敬仰,而王安石的诗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利登的《感兴》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有助于深入了解宋代诗歌。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有助于了解利登的创作背景和社会环境。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答阳刺史城 除授太学国子监司籍之职因赋 题赵仲穆彦徵画马 和丘员外题湛长史旧居 郡斋卧疾赠昼上人 赏徐园紫薇花 秋夜不寐偶成小诗示攸县蒋春岩主人 登黄山 和阳纳言听鸣蝉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首的成语 方寸不乱 鼋头渚 包含子的成语 生字旁的字 覆开头的成语 小字头的字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包含馈的词语有哪些 啸术 羊结尾的成语 注玄尚白 一家之主 頁字旁的字 肀字旁的字 龍字旁的字 亹亹穆穆 旁蹊曲径 竹杖芒鞋 看钱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