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好事近 康山,旧系康对山别业》

时间: 2025-04-25 22:29:57

诗句

花径石阑斜,落日千家城阙。

寒思春芜一片,露蒜山晴雪。

武功去后有高台,容我醉明月。

已是乡心无那,更管弦悽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29:57

原文展示:

好事近 康山,旧系康对山别业
作者: 沈岸登 〔清代〕

花径石阑斜,落日千家城阙。
寒思春芜一片,露蒜山晴雪。
武功去后有高台,容我醉明月。
已是乡心无那,更管弦悽切。


白话文翻译:

花径蜿蜒,石栏斜倚,落日余晖映照着千家城阙。
寒冷的思念如春天的杂草一般一片蔓延,山上的蒜露在晴天里如雪般晶莹。
离开武功之后,心中有高台可供我醉赏明月。
如今我已无乡心可寄,更何况那缠绵的管弦乐声令人愁切。


注释:

字词注释:

  • 好事近:词牌名,常用来写愉悦的情景。
  • 康山:指康山,可能是沈岸登的隐居之地。
  • 石阑:石制的栏杆。
  • 千家城阙:指的是成千上万的房屋与城墙。
  • 寒思:寒冷的思绪,指思念之情。
  • 春芜:春天的杂草,象征着思念的无尽。
  • 露蒜:清晨的蒜露,象征清冷与美丽。
  • 武功:地名,可能指代沈岸登的故乡或游历之地。
  • 高台:象征着高处的情感寄托。
  • 乡心:对故乡的思念。
  • 管弦:乐器,指音乐。

典故解析:

  • “武功”常指代一种军事成就或是地名,结合诗人身份,可能表示对故乡的怀念。
  • “明月”在古诗中常象征着团圆与思念,古人常常以月亮寄托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岸登,清代诗人,生活于江南地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思,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好事近》创作于沈岸登隐居康山时期,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景色的陶醉。康山的环境使他能够静下心来思考人生,感受自然的美好。


诗歌鉴赏:

《好事近 康山》是一首充满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自然的热爱。开头的“花径石阑斜,落日千家城阙”,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典雅的场景,花径蜿蜒,石栏斜倚,落日的余晖洒在千家万户的房屋上,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引入了自己的情感:“寒思春芜一片”,他对故乡的思念如春天的杂草般蔓延开来,无法抑制。

接下来,诗人提到“武功去后有高台”,这表明他在离开故乡后,内心仍然寄托着对故乡的思念。他希望在高台上,与明月对饮,享受那份孤独的美好。然而,“已是乡心无那”,他意识到自己已不再拥有那种单纯的乡心,面对管弦乐声的悲切,内心充满了惆怅。整首词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花径石阑斜:描绘了一条蜿蜒的花径与斜倚的石栏,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意境。
  2. 落日千家城阙:落日映照下的千家万户,给人一种温暖且繁华的感觉。
  3. 寒思春芜一片:思念的情绪蔓延,就像春天的杂草一般,无法抑制。
  4. 露蒜山晴雪:山上的蒜露在阳光下如雪般晶莹,表现出清晨的宁静与美丽。
  5. 武功去后有高台:离开故乡后,依然留有思念的寄托。
  6. 容我醉明月:渴望在明月下畅饮,享受那份孤独的美好。
  7. 已是乡心无那:意识到自己已无法再拥有那种纯粹的乡心。
  8. 更管弦悽切:面对音乐的抒情,内心感到更加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春芜”比喻思念的情感。
  • 对仗:如“寒思春芜一片,露蒜山晴雪”,形成音韵的和谐。
  • 拟人:将思念赋予生命,使其如杂草般蔓延。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诗中展现了宁静与孤独的交织,反映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径: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人生的旅程。
  • 石阑:象征着坚固的情感与不变的记忆。
  • 落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明月:象征着团圆与思念,寄托着诗人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花径石阑斜”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宁静的自然
    B. 繁华的市集
    C. 喧闹的街道

  2. “寒思春芜”中的“春芜”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花
    B. 春天的杂草
    C. 春天的树木

  3. 诗人希望在高台上做什么? A. 休息
    B. 醉赏明月
    C. 看风景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沈岸登的《好事近 康山》都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更多地通过月亮表达情感,而沈岸登则通过自然景色与音乐的结合,展现了一种更加细腻的情感流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沈岸登诗文集》

这些资源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沈岸登及其作品,并加深对古诗词的欣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花园癸亥东巡时道经此地繁柯密叶郁然犹存昔曾托兴成章兹复摛毫命什 其二 周三俊郎时诵道书辞其舅学士公游南太学得绝句二首 其二 麦耘学兄十年前有韬隐之约书此以质之 题李灵川公遗墨直轴 次韵潘黄门寿昌河之作二首 其二 登吴山驿楼晓望 家园即事十三首 晚泊 登昭福寺楼 群牛浴小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心织笔耕 母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津涘 耳刀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旷古奇闻 茫无定见 己字旁的字 三人月 包含匮的词语有哪些 牝哹鸣辰 熊经鸟曳 肥结尾的成语 虮虱相吊 虚确 鬼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