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采桑子》

时间: 2025-05-02 14:32:29

诗句

桃花马首桃花放,小雨初收。

草绿山邮。

春色年年独自愁。

东风一带河桥柳,柳外朱楼。

不上帘钩。

定有愁人楼上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2:29

原文展示

采桑子
作者:沈岸登 〔清代〕

桃花马首桃花放,小雨初收。
草绿山邮。春色年年独自愁。
东风一带河桥柳,柳外朱楼。
不上帘钩。定有愁人楼上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内心的愁苦。开头提到桃花盛放,细雨初停,草地绿意盎然,而春天的美色年年却让我独自忧愁。接着描绘了东风吹动的柳树和桥外的红楼,似乎在诉说着愁苦。最后提到窗帘没有拉上,暗示楼上的人定然在忧愁之中。


注释

  • 桃花马首:桃花盛开的景象。
  • 小雨初收:轻微的细雨刚刚停歇。
  • 草绿山邮:草木苍翠,山间的邮件,暗指春天的生机。
  • :内心的忧伤。
  • 东风一带:东风吹拂,带来春意。
  • 河桥柳:河边的柳树,描绘春天的景色。
  • 朱楼:红色的楼房,可能是指心中所思念的人或事。
  • 帘钩:窗帘的钩子,暗示人心的封闭与隔绝。

典故解析

此词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意象的描绘,体现了传统中国诗词中常见的春天与愁苦结合的主题。桃花和柳树作为春天的代表,常被用来象征美好与伤感的感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岸登,字云徽,号云峰,清代诗人,生于明清交替之时。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为主题,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创作背景

这首《采桑子》创作于清代,正值春天,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愁苦。社会环境的动荡及个人的情感纠葛,使得诗人对春天的美好产生了复杂的感受。


诗歌鉴赏

《采桑子》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愁苦。开篇以“桃花马首桃花放”引入春天的美丽,桃花的盛开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活力。然而,随之而来的“小雨初收”则为这幅美景增添了一丝忧愁,似乎在暗示春天的美好并不能掩盖内心的孤独与悲伤。

“春色年年独自愁”一句,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春天年年如期而至,带来的是生机与希望,但诗人却在这美好的季节中感到无尽的愁苦,体现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下文中,“东风一带河桥柳,柳外朱楼”描绘了河边的柳树和远处的红楼,营造出一种春天的宁静与美丽,但诗中蕴含的愁苦却让这一切显得格外沉重。这种对比使得诗歌更具层次感,既有春天的生机,又有愁人的孤独。

最后一句“定有愁人楼上头”则是对愁苦的直接呼应,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诗句中,展现了对愁苦的深刻理解与同情。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整首词更具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桃花马首桃花放:描绘了春天桃花盛开的景象,象征着生机与美好。
  2. 小雨初收:细雨刚停,暗示春天的细腻与温柔。
  3. 草绿山邮:草地绿意盎然,山间的生机,象征着春天的活力。
  4. 春色年年独自愁:尽管春天年年如期,但诗人依然感到孤独与愁苦。
  5. 东风一带河桥柳:春风吹动柳树,增添了春天的生动。
  6. 柳外朱楼:远处的红楼,暗示着心中牵挂与思念。
  7. 不上帘钩:窗帘未拉,暗示内心的封闭与忧伤。
  8. 定有愁人楼上头:直接表明楼上的人很可能也在愁苦,形成共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形成鲜明对比。
  • 对仗:如“桃花马首桃花放,小雨初收”,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人情感相融合,使得诗歌更具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春天的美好景色中,诗人内心依然充满了孤独与愁苦。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诗歌充满了哀伤的美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自然美好时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象征着美好与希望。
  • 柳树:春天的象征,常与离别与思念相联。
  • 朱楼:暗示思念与渴望的对象。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还隐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内心的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桃花”象征什么?

    • A. 美好与希望
    • B. 伤感与离别
    • C. 冬天的寒冷
  2. 诗人通过什么自然景象表达自己的愁苦?

    • A. 柳树
    • B. 雨水
    • C. 桃花
  3. “不上帘钩”暗示了什么?

    • A. 春天的美好
    • B. 内心的封闭与忧伤
    • C.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同样描绘春天的美景与情感。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天的美景与人情的结合。

诗词对比

  • 《采桑子》与《春江花月夜》: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但《采桑子》更强调内心的孤独,而《春江花月夜》则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通过对比,可以观察到不同诗人对同一主题的不同处理方式,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情感与意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包含沈岸登及其他清代诗人的作品。
  • 《古诗文鉴赏辞典》:提供古诗词的注释与解析。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探讨古代诗词的特点与风格。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暮归 芗林五十咏 其二十三 白鹤亭 上已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顺伯、林景思游湖 瓦店雨作四首 初夏日出且雨 送王成之中书舍人使虏 题赵昌父山居八咏·已矣轩 九日落莫忆同施少才集长沙 题文发叔所藏潘子真水墨江湖八境小轴西湖复 余处恭少师左相郇公挽辞三首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临凡 巾字旁的字 厂字头的字 寸字旁的字 炳如 天真烂漫 工日 满满流流 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木字旁的字 高标卓识 龍字旁的字 忏祈 包含贷的词语有哪些 造因结果 好事多磨 下水船 包含激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