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4:5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4:52:02
征帆江北,又江南一曲萸湾深入。雁齿红桥疏柳巷,听唱新词犹涩。瓜步寒潮,蒜山晚渡,几点霜鸥湿。重阳过了,拂云石燕犹蛰。试问姹女墟头,酒钱细数,谁把金鱼给。别后南溪溪畔路,赋罢蛮笺争拾。老圃观梅,轻舟载鹤,胜向花砖立。十洲五岳,画图看满琼笈。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江北和江南之间的旅途。北方的帆船已经启航,而南方的萸湾依旧深处。红桥旁的雁阵和稀疏的柳巷中,听到的歌声依旧带着些许涩味。瓜步的寒潮与蒜山的晚渡,几只霜鸥在湿润的水面上翩翩起舞。重阳节已过,云上石燕仍然在蛰伏中。试问那姹女墟的头,酒钱细细计算,谁能给我金鱼?分别后,南溪的溪畔小路,赋诗完毕后争着拾取落笔。老园中观梅,轻舟载着白鹤,胜过在花砖上立足的感觉。十洲五岳,画图一看就满是琼瑶的书籍。
作者介绍:沈岸登(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送别曹顾庵学士归南溪时,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酹江月 步韵送曹顾庵学士还南溪》是一首意境深远、情感丰富的诗作。诗中通过江北与江南的对比,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情的交织。开篇的“征帆江北,又江南一曲萸湾深入”,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对旅途的深刻感受,既有对远方的希冀,也有对故土的眷恋。
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将目光转向沿途的景致与人事,描绘了雁阵、红桥、柳巷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特别是“听唱新词犹涩”一句,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离去的惆怅,似乎在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惜别的情感。
而后,诗人通过对季节变换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重阳过了,拂云石燕犹蛰”,不仅表现了节令的变化,也折射出人情的冷暖。诗中提到的“酒钱细数,谁把金鱼给”,更是将友谊与物质的关系微妙地展现出来,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伤。
整首诗在艺术构图上也极具匠心,诗人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衬托出人情的温暖与孤独,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最后的“十洲五岳,画图看满琼笈”则是对未来的憧憬,展现出诗人胸怀的广阔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着离别、友谊与自然展开,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雁齿红桥”主要体现了什么意象? a) 离别 b) 友谊 c) 自然
“重阳过了”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惆怅 c) 平静
诗中提到的“十洲五岳”主要象征什么? a) 旅行 b) 未来的期望 c) 失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沈岸登的《酹江月》都表现了送别之情,但王勃更多地强调了社会的责任与个人的追求,而沈岸登则侧重于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