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2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22:43
山城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骤暄试单衣,出城看荒圃。
满径郁纖茸,药苗青可数。
篱花渐吐艳,艳盛如织组。
人烟聚营屋,随事历勤苦。
春沙落飞鸟,春水上层蒲。
行子晚未憇,贫樵出深坞。
孤生真蜉蝣,顷刻即终古。
归途多上灯,沽店半扃户。
春天的暖风刚起,我便试着穿上单衣,走出城去看看荒芜的园圃。
小路上满是郁郁葱葱的细草,药苗在阳光下青翠可数。
篱笆旁的花儿渐渐绽放,花色艳丽如同精美的织物。
人们聚集在营屋中,辛勤劳作,生活艰辛。
春天的沙尘中,飞鸟在空中掠过,春水边的蒲草随风摇曳。
行人晚上还未疲倦,穷苦的樵夫从深山谷中出来。
孤独的蜉蝣生存短暂,转瞬即逝,如同古老的事物。
归途上,路旁的灯火渐渐亮起,酒肆的门半掩着。
作者介绍:
董嗣杲,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对自然的独特感悟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人情的细腻体察。
创作背景:
《山城》创作于宋代,正值春天,诗人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绘了春日的山城景象。诗中透出一种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与民众的辛苦生存。
《山城》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生活的艰辛。诗的开头,作者通过“骤暄试单衣”表达了春天的到来,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转向描绘人们的辛劳与生活的困苦。从“人烟聚营屋”到“随事历勤苦”,读者能感受到生活的不易,尤其是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
诗中丰富的自然意象,如“篱花渐吐艳”和“春水上层蒲”,不仅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还隐含了诗人对生命短暂、韶华易逝的感慨。最后,结尾的“孤生真蜉蝣,顷刻即终古”更是将这种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推向极致,令人深思。
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景色与人们的艰辛生活之间形成鲜明对比,蕴含着诗人对生命的哲思与情感,展示了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春天的描绘,探讨了生命的短暂与人们的辛劳,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骤暄”是什么意思?
诗中“孤生真蜉蝣”是用来比喻什么?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