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秦中吟十首。立碑》

时间: 2025-04-26 11:34:07

诗句

勋德既下衰,文章亦陵夷。

但见山中石,立作路旁碑。

铭勋悉太公,叙德皆仲尼。

复以多为贵,千言直万赀。

为文彼何人,想见下笔时。

但欲愚者悦,不思贤者嗤。

岂独贤者嗤,仍传后代疑。

古石苍苔字,安知是愧词。

我闻望江县,麹令抚茕嫠。

在官有仁政,名不闻京师。

身殁欲归葬,百姓遮路岐。

攀辕不得归,留葬此江湄。

至今道其名,男女涕皆垂。

无人立碑碣,唯有邑人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4:07

原文展示

秦中吟十首。立碑

勋德既下衰,文章亦陵夷。
但见山中石,立作路旁碑。
铭勋悉太公,叙德皆仲尼。
复以多为贵,千言直万赀。
为文彼何人,想见下笔时。
但欲愚者悦,不思贤者嗤。
岂独贤者嗤,仍传后代疑。
古石苍苔字,安知是愧词。
我闻望江县,麹令抚茕嫠。
在官有仁政,名不闻京师。
身殁欲归葬,百姓遮路岐。
攀辕不得归,留葬此江湄。
至今道其名,男女涕皆垂。
无人立碑碣,唯有邑人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勋德和文章的衰退的感慨。只看到山中的石头,立作路旁的碑。碑文铭刻着太公的功绩,记录着孔子的德行。而如今,文字的数量被视为珍贵,千言万语也值万金。写文章的那个人是谁,想必在他下笔时也曾思索。但他只想取悦愚笨的人,却不在意贤者的嘲笑。岂止是贤者的嘲笑,后代的人也会产生疑问。那些古老的石碑,字迹上长满青苔,谁又知道这是羞愧的话呢?我听说望江县,麹令抚养孤寡的妇女。在任时施行仁政,名声却未能传到京城。身亡后想要归葬,百姓却在路口拦阻。无奈之下无法归葬,只能留在江边。至今提起他的名字,男女都流下泪水。无人为他立碑,只有当地人知道他的事迹。

注释

  1. 勋德:指功勋与德行。
  2. 陵夷:衰落,没落。
  3. :铭文,刻在碑上的文字。
  4. 太公:指姜子牙,古代著名的功臣。
  5. 仲尼:指孔子,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6. 愚者:指愚笨的人。
  7. 贤者:指有智慧的人。
  8. 麹令:指历史上的某位官员。
  9. 茕嫠:指孤寡的妇女。
  10. 仁政:指施行仁爱的政治。
  11. :路口,交叉口。
  12. 攀辕:指攀扶车辕,表示想要回归的心情。
  13. 邑人:指当地居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代表作品包括《赋得古原草送别》、《长恨歌》等。白居易在政治上也有较大影响,曾任多种官职。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他对当时社会的反思与批判。诗中提到的地方和人物,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仁德之士的无视与遗忘,以及对历史的遗忘与对文化的无知。

诗歌鉴赏

白居易的《立碑》通过对历史人物和自身经历的反思,深刻揭示了社会对功德的漠视和文学的衰退。诗的开头便以“勋德既下衰”引入,表达了对过去荣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状况的失望。在对碑文的描写中,诗人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变化,也揭示了历史记忆的脆弱。铭刻的内容虽是伟人的功绩,但在现实中却无人知晓,显示出文化传承的艰辛与无奈。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愚者”和“贤者”的对立,指出如今的文学创作只为取悦愚笨之辈,而忽视了真正的智慧和深刻的思想。这样的现象不仅使当时的社会失去了对贤者的尊重,也让后代对此产生质疑,形成一种对历史的遗忘感。

最后,诗人通过描绘望江县的故事,展现出对仁德之士的怀念与惋惜。麹令虽施仁政,名声却未能传至京师,身后无人立碑,只有邑人记得他。这种悲凉的情感在诗的末尾达到了高潮,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应有的尊重与追忆的缺失,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冷漠与无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勋德既下衰,文章亦陵夷:功勋与德行都已经衰退,文章的地位也在下降。
  2. 但见山中石,立作路旁碑:只能看到山中的石头,立成路旁的碑。
  3. 铭勋悉太公,叙德皆仲尼:碑文全是太公的功绩,孔子的德行也被叙述。
  4. 复以多为贵,千言直万赀:如今文字的数量被视为珍贵,千言万语也值万金。
  5. 为文彼何人,想见下笔时:写文章的那个人是谁,想必在下笔时也深思。
  6. 但欲愚者悦,不思贤者嗤:他只想取悦愚笨的人,却不在意贤者的嘲笑。
  7. 岂独贤者嗤,仍传后代疑:不仅贤者会嗤笑,后代也会对此产生疑问。
  8. 古石苍苔字,安知是愧词:古老的石碑上长满青苔,谁又知道这是羞愧的话呢?
  9. 我闻望江县,麹令抚茕嫠:我听说望江县,麹令抚养孤寡的妇女。
  10. 在官有仁政,名不闻京师:他在任时施行仁政,名声却未能传到京城。
  11. 身殁欲归葬,百姓遮路岐:身亡后想归葬,百姓却在路口拦阻。
  12. 攀辕不得归,留葬此江湄:无奈之下无法归葬,只能留在江边。
  13. 至今道其名,男女涕皆垂:至今提起他的名字,男女都流下泪水。
  14. 无人立碑碣,唯有邑人知:无人为他立碑,只有当地人知道他的事迹。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伟大与现实的冷漠,突显出文化的衰退。
  • 拟人:将石碑上长满青苔的字句拟人化,表达对历史的惋惜。
  • 排比:使用排比句式强调对贤者与愚者态度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忆与现实的对照,揭示了社会对功德与智慧的忽视,表达了对仁德之士的怀念与对文化传承的思考。诗人在感慨中流露出对历史的忧虑,对未来的无奈,以及对人性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历史与记忆的载体,表达对功德的追忆。
  2. 青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遗忘,暗示着对文化的无奈。
  3. 江湄:代表着归属与安息,同时也隐喻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居易在诗中提到的仁德之士是谁?

    • A. 孔子
    • B. 姜子牙
    • C. 麹令
    • D. 李白
  2. 诗中提到“古石苍苔字”,这是在表达什么?

    • A. 对历史的尊重
    • B. 对时代的失望
    • C. 对功德的铭刻
    • D. 对文化的珍惜
  3. 诗中“攀辕不得归”是什么意思?

    • A. 无法回家
    • B. 攀爬车辕
    • C. 难以归葬
    •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C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 《长恨歌》白居易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白居易《长恨歌》杜甫《登高》均体现了对历史的追忆与人生的感慨,但前者更加注重爱情与悲剧,后者则更强调社会的苦难与个人的孤独。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白居易诗全集》
  2. 《唐诗三百首》
  3. 《白居易传》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蒲萄 东坡先生移守广陵以诗往迎先生以淮南旱书中 次韵阎秀才汉臣食兔 蓦山溪(谯园饮酒为守令作) 题僧法芝锺山诗后 次韵毅父提刑将至蒲见寄 泗洲王谏议明叟留饮 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 家池雨中二首二 即事呈闳中顺之二年兄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涛的成语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臣字旁的字 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缩手 三反四覆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深入膏肓 刃结尾的成语 包含谇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直的成语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反犬旁的字 学民 亠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发照 罄竹难穷 三字狱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