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9:36
秋热
西江风候接南威,暑气常多秋气微。
犹道江州最凉冷,至今九月著生衣。
秋天的热气依然残留在西江,南方的炎热天气与之交织,使得秋天的气息微弱。人们常说江州的气候最为凉爽,但如今已经是九月,依然要穿着夏季的衣服。
“江州”在唐代是一个著名的地名,常被用来描绘江南的气候与风景。诗中提到的“九月”是指农历九月,通常是秋天,但在这里却表现出秋天的气息并不浓厚,反映出季节变化的不规律。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诗风和关注民生的主题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常关注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这首诗写于秋季,正值白居易在江州任职之时。由于气候异常,秋天的热气未能消散,表达了他对时节更替的思考与感慨。
《秋热》通过对西江气候的描绘,展现了季节更替的微妙变化。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清晰地描绘出九月的炎热与秋天的凉爽之间的矛盾。开篇“西江风候接南威”带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能感受到江水的流动和南风的热烈。接下来的“暑气常多秋气微”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矛盾,表现出秋天并未如期到来,夏季的余威仍在。
诗人的情感在最后一句得到升华,尽管已是九月,依然需要穿着夏季的衣服,显示了对气候变化的不满和对秋天的期盼。整首诗在表层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深层则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季节变迁的感叹,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个人情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气候的异常变化,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时间流逝的思考,表达了对理想秋季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西江风候接南威”中的“南威”指的是:
本诗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
与白居易的《秋热》相比,杜甫的《秋兴八首》同样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但更侧重于社会风貌与个人命运的交织,展现出更为深刻的社会批判与历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