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寒食》

时间: 2025-05-01 19:10:30

诗句

闻道江乡吹战尘,叵堪鼙鼓震于邻。

荒城少有飞花处,高塚多无擘纸人。

沙塞榆枯难取火,玉关柳少化为薪。

遥知玉座焦劳处,闲却龙舟阁水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10:30

原文展示:

寒食
刘克庄 〔宋代〕

闻道江乡吹战尘,
叵堪鼙鼓震于邻。
荒城少有飞花处,
高塚多无擘纸人。
沙塞榆枯难取火,
玉关柳少化为薪。
遥知玉座焦劳处,
闲却龙舟阁水滨。

白话文翻译:

听说江边的乡村吹起战斗的尘土,
怎能忍受邻近的鼓声震动?
荒凉的城郭几乎没有飞舞的花瓣,
高高的土丘上更是没有纸人祭祀。
沙滩和枯榆树间难以生火,
玉关的柳树也难以变成柴薪。
遥想玉座上焦心苦劳的情景,
闲适的龙舟停靠在水边。

注释:

  • 寒食:指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习俗是在此节日不生火做饭,吃冷食。
  • 战尘:战斗时扬起的尘土,暗指战乱。
  • 鼙鼓:指战斗的鼓声,这里象征战争的临近。
  • 飞花:春天花开的景象,象征美好的自然环境。
  • 擘纸人:纸人是祭祀时用纸制的模型,表示对逝者的祭奠。
  • 沙塞:沙滩,指沙土堆积的地方。
  • 玉关:古代边防的关口,这里可能指代边疆的战事。
  • 龙舟:指节日时的龙舟,象征着庆祝和欢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景龙,号白云,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南宋,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以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著称,常表达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

创作背景:

《寒食》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和战乱频繁之时,诗人通过描绘寒食节的情景,表达了对战乱带来的哀伤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寒食》是一首充满战争阴影的诗,通过对寒食节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动荡时局的深切感受。开篇提到江乡的“战尘”,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紧张和不安的氛围中,诗人以“叵堪鼙鼓震于邻”表现出对战争的厌倦和无奈,鼓声响起,意味着战斗的来临,令人无法安宁。

接着,诗中描绘的荒凉场景让人心生悲凉,“荒城少有飞花处”,在这满目疮痍的环境里,连春天的花朵也显得奢侈。诗人用“高塚多无擘纸人”暗示了祭祀文化的缺失,纸人是对逝者的追忆,然而在这片战乱之地,连祭奠的仪式都无法进行,令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失落。

在描写了环境后,诗人转向自我情感的表达,“遥知玉座焦劳处”,在对远处王座的想象中,诗人不仅看到了统治者的焦虑,也反映出他自身的苦恼与无奈。最后一句“闲却龙舟阁水滨”则是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尽管现实残酷,但内心依然渴望安宁。

全诗情感深刻,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在动乱中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闻道江乡吹战尘:听说江边乡村战事频繁,尘土飞扬。
  2. 叵堪鼙鼓震于邻:难以忍受邻居传来的战鼓声。
  3. 荒城少有飞花处:荒凉的城里几乎没有花瓣飞舞。
  4. 高塚多无擘纸人:高高的土丘上没有人祭祀。
  5. 沙塞榆枯难取火:沙地与枯榆树间难以生火做饭。
  6. 玉关柳少化为薪:玉关的柳树也难以变作柴薪。
  7. 遥知玉座焦劳处:遥想王座上统治者的焦虑。
  8. 闲却龙舟阁水滨:闲适的龙舟停靠在水边。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高塚多无擘纸人”与“荒城少有飞花处”,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 比喻:将战争的鼓声与生活的噪音相提并论,表达对战争的厌倦。
  • 象征:沙塞与枯榆象征着生存的艰难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苦痛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揭示了历史的沧桑与人们的无奈。诗人在描写环境的同时,也在反映自己的内心情感,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战尘:象征战争的侵扰与不安。
  • 飞花:象征美好的时光与生活。
  • 纸人:象征对逝者的怀念和祭奠。
  • 龙舟:象征庆祝与团聚的美好生活。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诗中的场景,也反映了诗人的情感与思想,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战争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战尘”主要指什么? a) 春天的花瓣
    b) 战斗扬起的尘土
    c) 江河的波浪

  2. “高塚多无擘纸人”中“擘纸人”象征的是什么? a) 纸制的玩具
    b) 祭祀的纸人
    c) 纸张的使用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战争的厌倦与对和平的向往
    c) 对美食的描写

答案:

  1. b) 战斗扬起的尘土
  2. b) 祭祀的纸人
  3. b) 对战争的厌倦与对和平的向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战乱带来的苦痛与对国事的忧虑,但侧重于家国情怀。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寒食》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主题更为柔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拣贡橘书情 道场独坐 听弹《古渌水》 琴曲名 秋山 招韬光禅师(见咸淳临安志) 五月斋戒罢宴彻乐闻韦宾客皇甫郎中饮会亦稀…长句呈谢 病疮 木莲树生巴峡山谷间巴民亦呼为黄心树大者…题三绝句云 续古诗十首 答刘戒之早秋别墅见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龜字旁的字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明珠按剑 耳字旁的字 骈开头的成语 进退损益 快刀斩麻 鬥字旁的字 捭阖纵横 谷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中段 不安于位 目挑心悦 黄卷青灯 双行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