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1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10:30
寒食
刘克庄 〔宋代〕
闻道江乡吹战尘,
叵堪鼙鼓震于邻。
荒城少有飞花处,
高塚多无擘纸人。
沙塞榆枯难取火,
玉关柳少化为薪。
遥知玉座焦劳处,
闲却龙舟阁水滨。
听说江边的乡村吹起战斗的尘土,
怎能忍受邻近的鼓声震动?
荒凉的城郭几乎没有飞舞的花瓣,
高高的土丘上更是没有纸人祭祀。
沙滩和枯榆树间难以生火,
玉关的柳树也难以变成柴薪。
遥想玉座上焦心苦劳的情景,
闲适的龙舟停靠在水边。
刘克庄,字景龙,号白云,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南宋,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以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著称,常表达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
《寒食》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和战乱频繁之时,诗人通过描绘寒食节的情景,表达了对战乱带来的哀伤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寒食》是一首充满战争阴影的诗,通过对寒食节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动荡时局的深切感受。开篇提到江乡的“战尘”,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紧张和不安的氛围中,诗人以“叵堪鼙鼓震于邻”表现出对战争的厌倦和无奈,鼓声响起,意味着战斗的来临,令人无法安宁。
接着,诗中描绘的荒凉场景让人心生悲凉,“荒城少有飞花处”,在这满目疮痍的环境里,连春天的花朵也显得奢侈。诗人用“高塚多无擘纸人”暗示了祭祀文化的缺失,纸人是对逝者的追忆,然而在这片战乱之地,连祭奠的仪式都无法进行,令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失落。
在描写了环境后,诗人转向自我情感的表达,“遥知玉座焦劳处”,在对远处王座的想象中,诗人不仅看到了统治者的焦虑,也反映出他自身的苦恼与无奈。最后一句“闲却龙舟阁水滨”则是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尽管现实残酷,但内心依然渴望安宁。
全诗情感深刻,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在动乱中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苦痛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揭示了历史的沧桑与人们的无奈。诗人在描写环境的同时,也在反映自己的内心情感,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诗中的场景,也反映了诗人的情感与思想,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战争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战尘”主要指什么?
a) 春天的花瓣
b) 战斗扬起的尘土
c) 江河的波浪
“高塚多无擘纸人”中“擘纸人”象征的是什么?
a) 纸制的玩具
b) 祭祀的纸人
c) 纸张的使用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战争的厌倦与对和平的向往
c) 对美食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