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8:46
挽汤仲能二首 其一
拔起真三秀,分飞祇二难。
怕趋丞相热,宁忍后山寒。
梅老徒书局,徂徕不谏官。
如何令国弈,白首局傍观。
将三位真才实学的人才拔起,却又难以让他们一同飞升。生怕追随丞相的热闹,宁愿忍受后山的寒冷。梅老只是在书局闲逛,而徂徕山的官员也无从劝谏。这样一来,国家的棋局如何能运转,白发苍苍的人只能在旁观望。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及政治家。他的诗风多变,常以豪放的抒情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著称。其作品中常流露出对社会不平的关切和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与社会不安之际,诗人感受到人才的流失与国家治理的无力。写作此诗是为了表达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和对人才的惋惜。
《挽汤仲能二首 其一》通过对比和隐喻,展现了诗人对国家人才流失的忧虑与无奈。在诗的开头,诗人用“拔起真三秀”表现出对人才的渴望,但接着又用“分飞祇二难”来强调人才聚集的困难,反映出政治环境的复杂与艰难。接下来的“怕趋丞相热,宁忍后山寒”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冷淡态度,他宁愿忍受清苦,也不愿意追随权贵,显示出其高洁的品格与理想。
在“梅老徒书局,徂徕不谏官”中,诗人通过描写梅老的闲散和官员的不作为,映射出社会的无奈与冷漠,令人感到无力。最后一句“如何令国弈,白首局傍观”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无能为力的悲哀。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蕴含了诗人对人才的珍视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展现了宋代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的思考与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出对人才流失的惋惜、对政治环境的不满,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责任感与无奈。
诗词测试:
“拔起真三秀”中的“三秀”指什么?
A. 三种花
B. 三个有才华的人
C. 三个国家
D. 三个官员
诗中“梅老徒书局”指的是什么意思?
A. 梅老喜欢读书
B. 梅老无所事事
C. 梅老是个官员
D. 梅老在写书
诗中“如何令国弈”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国家治理的信心
B. 对国家治理的无奈
C. 对未来的希望
D. 对个人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