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宿山寺》

时间: 2025-05-02 03:02:46

诗句

栗叶重重复翠微,黄昏溪上语人稀。

月明古寺客初到,

风度闲门僧未归。

山果经霜多自落,水萤穿竹不停飞。

中宵能得几时睡,又被钟声催著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2:46

原文展示:

宿山寺
诗人:项斯 〔唐代〕

栗叶重重复翠微,
黄昏溪上语人稀。
月明古寺客初到,
风度闲门僧未归。
山果经霜多自落,
水萤穿竹不停飞。
中宵能得几时睡,
又被钟声催著衣。


白话文翻译:

在重重的青翠山色中,栗叶层层叠叠。黄昏时分,溪边的人少得可怜。月光照耀下,古老的寺庙里客人刚到,悠闲的寺门外,和尚却还未归来。山里的果实经过霜打后,已经纷纷落下;水中的萤火虫穿梭竹林,飞舞不息。半夜能睡多久呢?又被寺钟声催促着起床。


注释:

  • 栗叶:栗子的叶子,象征秋天的到来。
  • 重重复翠微:形容山色重叠,青翠迷人。
  • 语人稀:指在黄昏时分,溪边的人很少,显得宁静。
  • 月明:月光明亮。
  • 古寺:古老的寺庙,营造出一种悠久的历史感。
  • 风度闲门:形容寺庙的门口悠闲的气氛。
  • 山果经霜:指山中的果实已受到霜冻的影响。
  • 水萤:水中的萤火虫。
  • 钟声催著衣:寺钟声响起,催促人起身,表达了对睡眠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项斯是唐代的一位诗人,其生平资料较少,但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和人文景观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宿山寺》创作于诗人旅居山寺之际,表现了他在宁静环境中对生活的沉思与感悟。唐代是中国诗歌的巅峰时期,风景诗和抒情诗盛行,诗人常通过自然景象来抒发情感。


诗歌鉴赏:

《宿山寺》以其清幽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思考。首句“栗叶重重复翠微”便营造出一种幽静的山林氛围,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随着黄昏的降临,溪水旁人迹罕至,诗人似乎在享受这种孤独与宁静。

接着,诗人描绘了月明之下的古寺,刚到的客人与未归的和尚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无常。诗中提到“山果经霜多自落”,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还暗含了人生的无常,果实的落下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而“水萤穿竹不停飞”则为诗增添了动感,仿佛在提醒人们,即使在宁静的环境中,也有生命在不断涌动。

最后两句“中宵能得几时睡,又被钟声催著衣”,在宁静中带出一丝焦虑,钟声不仅是时间的象征,也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栗叶重重复翠微:描绘秋天的栗树叶子层层叠叠,营造出青翠的山林景象。
  2. 黄昏溪上语人稀:黄昏时溪边人声稀少,传达出宁静的氛围。
  3. 月明古寺客初到:月光下的古寺,客人刚到,暗示着新奇与陌生。
  4. 风度闲门僧未归:和尚未归,寺庙显得更为悠闲。
  5. 山果经霜多自落:秋霜后果实纷纷落下,暗示生命的无常。
  6. 水萤穿竹不停飞:萤火虫在竹林中飞舞,营造出动态的美感。
  7. 中宵能得几时睡:夜深时分,能睡多久?
  8. 又被钟声催著衣:钟声催促,打破了宁静,引发对生活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月明古寺客初到,风度闲门僧未归”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水萤穿竹不停飞”将萤火虫拟人化,增添了生动性。
  • 象征: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也代表着生命的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宁静生活中的孤独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栗叶:象征秋天与丰收。
  2. 古寺:象征宁静与历史的积淀。
  3. 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4. 水萤: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栗叶重重复翠微”中“翠微”指的是什么?
    A. 青山
    B. 绿水
    C. 栗树

  2. 诗中“水萤穿竹不停飞”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宁静
    B. 动感
    C. 悲伤

  3. 诗歌的最后两句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安静的夜晚
    B. 对钟声的反感
    C.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维的《鹿柴》
  2. 李白的《夜泊牛津》
  3.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景象,但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李白《夜泊牛津》:在孤独中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项斯的孤独感有所相似。

两首作品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但都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和思考。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
  3. 《唐代诗人研究》

这些书籍和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唐诗的艺术魅力和文化背景。

相关查询

山坡羊·潼关怀古 上林春晓 其二 上林春晓 其一 上林春色 其三 上林春色 其二 上林春色 其一 上林春 癸酉二月初二日探梅邓尉,花枝寒勒,含蕊未放感时抚事,短咏抒哀 上林春 山行宿樵家 上林春 上林春 咏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訹言 包含萁的词语有哪些 猪狗不如 提土旁的字 更仆未罄 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足字旁的字 相继而至 奇挺 不仁起富 骗术 包含佚的词语有哪些 一门同气 麃邑 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黹字旁的字 掩口失声 高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