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2:46
宿山寺
诗人:项斯 〔唐代〕
栗叶重重复翠微,
黄昏溪上语人稀。
月明古寺客初到,
风度闲门僧未归。
山果经霜多自落,
水萤穿竹不停飞。
中宵能得几时睡,
又被钟声催著衣。
在重重的青翠山色中,栗叶层层叠叠。黄昏时分,溪边的人少得可怜。月光照耀下,古老的寺庙里客人刚到,悠闲的寺门外,和尚却还未归来。山里的果实经过霜打后,已经纷纷落下;水中的萤火虫穿梭竹林,飞舞不息。半夜能睡多久呢?又被寺钟声催促着起床。
项斯是唐代的一位诗人,其生平资料较少,但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和人文景观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思考。
《宿山寺》创作于诗人旅居山寺之际,表现了他在宁静环境中对生活的沉思与感悟。唐代是中国诗歌的巅峰时期,风景诗和抒情诗盛行,诗人常通过自然景象来抒发情感。
《宿山寺》以其清幽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思考。首句“栗叶重重复翠微”便营造出一种幽静的山林氛围,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随着黄昏的降临,溪水旁人迹罕至,诗人似乎在享受这种孤独与宁静。
接着,诗人描绘了月明之下的古寺,刚到的客人与未归的和尚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无常。诗中提到“山果经霜多自落”,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还暗含了人生的无常,果实的落下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而“水萤穿竹不停飞”则为诗增添了动感,仿佛在提醒人们,即使在宁静的环境中,也有生命在不断涌动。
最后两句“中宵能得几时睡,又被钟声催著衣”,在宁静中带出一丝焦虑,钟声不仅是时间的象征,也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宁静生活中的孤独与反思。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栗叶重重复翠微”中“翠微”指的是什么?
A. 青山
B. 绿水
C. 栗树
诗中“水萤穿竹不停飞”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宁静
B. 动感
C. 悲伤
诗歌的最后两句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安静的夜晚
B. 对钟声的反感
C.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答案:
两首作品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但都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和思考。
这些书籍和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唐诗的艺术魅力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