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别韦兵曹》

时间: 2025-05-04 12:06:08

诗句

离别长千里,相逢数十年。

此心应不变,他事已徒然。

惆怅春光里,蹉跎柳色前。

逢时当自取,看尔欲先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6:08

原文展示:

离别长千里,相逢数十年。
此心应不变,他事已徒然。
惆怅春光里,蹉跎柳色前。
逢时当自取,看尔欲先鞭。

白话文翻译:

分别已经很遥远,重逢却已过去数十年。
我的心应该始终如一,其他的事情都已毫无意义。
在这惆怅的春光中,面对着柳树的颜色感到时光的蹉跎。
遇见时机应当主动把握,看看你是否想要先发制人。

注释:

  • 长千里:形容离别的路途遥远。
  • 数十年:指相逢的时间间隔已经很久。
  • 此心应不变:此处的“心”指的是情感,意思是心意应该保持不变。
  • 徒然:无意义,白费。
  • 惆怅:因离别而感到悲伤和失落。
  • 蹉跎:白白浪费,指时间的流逝。
  • 逢时当自取:遇到合适的时机,应主动去争取。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表达的情感常见于古代文人的离别之情,尤其是在春天这一象征复苏的季节,表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谊的珍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适(704年-765年),字达夫,号穷睇,唐代著名诗人。高适以边塞诗闻名,作品多描写边塞风光和士兵生活,语言洗练,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别韦兵曹》是在高适与友人韦兵曹分别时所作,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离别的惆怅。诗中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唐代士人的情感世界。

诗歌鉴赏:

《别韦兵曹》是一首抒发离别情感的古诗,诗人通过对“千里离别”和“数十年相逢”的对比,深刻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人际关系的变化。开头两句展示了离别的遥远与重逢的难得,表现出那种长久的思念与惆怅。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坚定与不变,尽管外界事物纷扰,但心中的情感却依然如初,体现出一种对友情的忠诚和珍重。

“惆怅春光里,蹉跎柳色前”更是生动地描绘了春日的景象,柳树的色彩象征着生命与希望,而诗人却因离别而感到失落,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两句则展现了面对时机时的积极态度,强调了在生活中应主动把握机会的重要性。这种情感的起伏与思考,体现了高适作为唐代诗人的深刻内涵和对人际关系的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离别长千里,相逢数十年:开篇即刻画出离别的遥远与重逢的稀少,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此心应不变,他事已徒然:诗人坚定自己的情感,强调内心的忠诚,即使外界的变迁也无法动摇。
  • 惆怅春光里,蹉跎柳色前:描绘春天的景色与内心的惆怅形成对比,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 逢时当自取,看尔欲先鞭:强调面对机会时应主动出击,表现出积极进取的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离别长千里,相逢数十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比喻:春光、柳色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惆怅。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相逢展开,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强调了在生活中应主动把握机会的信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光:象征生机与希望,同时也暗示时间的流逝。
  • 柳色:象征青春与美好,但在此却引发了诗人的惆怅,暗含对过往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千里”指的是什么?

    • A. 离别的距离
    • B. 朋友的住处
    • C. 旅行的路程
  2. 诗人对友谊的态度是?

    • A. 随意
    • B. 忘却
    • C. 坚定
  3. “惆怅春光里”中的“春光”象征什么?

    • A. 生机与希望
    • B. 冷漠与悲伤
    • C. 黑暗与绝望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崔颢的《黄鹤楼》
  • 李白的《送友人》

诗词对比:

高适与王之涣的诗作均以边塞和离别为主题,但高适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而王之涣则倾向于壮阔的场景描写。两者在表现友谊与离别时各具风格,值得细细品味。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高适诗集》
  • 相关古诗词研究文献

相关查询

过西京 故侯园 赋催妆 樊博士化州监临 登女郎台 登女郎台 登莒子台 村郭寒食雨中作 除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传之不朽 慽慽 继开头的成语 水晶钉 甲胄生虮虱 窅漫 提手旁的字 走之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塔灰 饷漕 胸罗锦绣 韦编三绝 私字儿的字 能者为师 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