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5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3:43
部落曲
作者: 高适 〔唐代〕
蕃军傍塞游,代马喷风秋。
老将垂金甲,阏支著锦裘。
雕戈蒙豹尾,红旆插狼头。
日暮天山下,鸣笳汉使愁。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景象。异族的军队在边塞游荡,代马在秋风中喷着气息。老将军穿着金色的铠甲,阏支(指匈奴)则披着华丽的锦衣。雕刻的长矛上缠绕着豹尾,红色的旗帜上插着狼头。黄昏时分,天山下,鸣笳声让汉朝的使者感到愁苦。
作者介绍:高适(704年-765年),字达夫,唐代诗人,北方人,曾任官职,生活在动荡的边塞地区。他的诗歌多描绘边塞生活,表现出对边疆战士的同情与敬意,风格豪放,语言朴实。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边疆动荡之际,汉朝与匈奴等少数民族的战争频繁。高适的诗歌不仅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士兵的赞美。
《部落曲》是一首充满豪情的边塞诗,描绘了战争的气氛和边疆的生活。诗中展现了异族军队的威武,描写了他们的装备和气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首句“蕃军傍塞游”将读者迅速带入一个充满紧张气息的场景,体现了边塞的动荡与不安。接下来的描写中,老将军的荣光与匈奴人的华丽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战争的残酷与无奈。
“日暮天山下,鸣笳汉使愁”是诗的高潮部分,夜幕降临,天山的冷峻映衬出使者的忧愁,充分展现了战争对个人和国家的影响。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士兵的关切,展现出一种悲壮而又豪迈的气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与士兵的悲壮,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和平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的“阏支”指的是哪个民族?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场景是和平的边塞生活。(对/错)
填空题:诗中的“老将垂金甲”表现出他____的威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