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别从甥万盈》

时间: 2025-05-07 06:13:04

诗句

诸生曰万盈,四十乃知名。

宅相予偏重,家丘人莫轻。

美才应自料,苦节岂无成。

莫以山田薄,今春又不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3:04

原文展示

别从甥万盈
高适

诸生曰万盈,四十乃知名。
宅相予偏重,家丘人莫轻。
美才应自料,苦节岂无成。
莫以山田薄,今春又不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许多人都说万盈在四十岁的时候才开始出名。我家中有些人对他很看重,但在乡里却少有人轻视他。优秀的人才应该自己有自知之明,艰苦的坚持难道就没有成功的希望吗?不要因为耕田的土地贫瘠,就认为今春的农事没有意义。

注释

  • 万盈:指的是一位名叫万盈的人,生平事迹不详,但这里象征着那些在中年后才有所成就的人。
  • 宅相:家里的长辈。
  • 偏重:尤其重视。
  • 家丘:家乡的乡邻。
  • 美才:优秀的才能。
  • 苦节:艰苦的坚守。
  • 莫以山田薄:不要因为土地贫瘠而看轻农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适,字达夫,号白云,唐代著名诗人,与王之涣、王昌龄、李白并称为“边塞诗四大家”。他的诗歌多描写边塞风光和战士生活,具有豪放的气质和深邃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社会相对安定,但人才的成长与成就依然需要时间和努力。诗中以万盈为例,反映了作者对人才成长过程的思考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观察。

诗歌鉴赏

高适的《别从甥万盈》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人才成长过程的深刻理解。诗中提到“诸生曰万盈,四十乃知名”,将万盈的成就与年龄联系在一起,说明在中年之前,人们往往难以被认可。这里不仅是万盈个人的经历,也是对社会普遍现象的反映。接下来的几句则进一步探讨了优秀人才的自我认知和坚持的重要性。“美才应自料,苦节岂无成”,强调了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优秀的人才应当具备自信和自知之明,艰苦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最后一句“莫以山田薄,今春又不耕”则是对现实的直面,告诫人们不要因为环境的艰难而放弃努力。整首诗在激励人们要有坚持和努力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高适对社会的关怀和对人才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诸生曰万盈,四十乃知名”:许多人说万盈四十岁才出名,暗示成功需要时间。
  2. “宅相予偏重,家丘人莫轻”:家中长辈尤其重视他,乡里的人则不轻视他。
  3. “美才应自料,苦节岂无成”:优秀的人才应该自我认知,艰苦的坚持必定会有成果。
  4. “莫以山田薄,今春又不耕”:不要因为土地贫瘠就不去耕作,暗示努力是成功的前提。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如“美才应自料,苦节岂无成”。
  • 比喻:用“山田薄”比喻环境的艰难。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人才成长的思考,强调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不要放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万盈:象征着中年才有成就的人。
  • 苦节:代表着坚持与努力。
  • 山田:象征着物质条件的贫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别从甥万盈》是谁的作品?

    • A. 李白
    • B. 高适
    • C. 王之涣
  2. 诗中提到“莫以山田薄”是为了表达什么?

    • A. 土地肥沃
    • B. 不要因为环境差而放弃努力
    • C. 休耕的必要性
  3. 诗中“苦节岂无成”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努力不一定成功
    • B. 坚持努力一定能成功
    • C. 努力要有方向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出塞》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高适的边塞诗与王昌龄的《出塞》都表现了对战争与边塞生活的思考,但高适更注重个人成长的艰辛,王昌龄则更强调壮志豪情。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值得深入比较与学习。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高适诗文集》

相关查询

南池晨望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驸马即司空于公之子) 酬礼部崔员外备独永宁里弊居见寄来诗云图书…守山城 林塘腊候 池上构小山咏怀 腊夜对酒 南馆林塘 酬吏部窦郎中直夜见寄 小园春至偶呈吏部窦郎中 和窦吏部雪中寓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衣字旁的字 好行小惠 蟠屈 匕字旁的字 有蠙可乘 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顺明 口字旁的字 来者可追 惊战 乳声乳气 三撇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亲临其境 干文车 端倪可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