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2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27:54
晚眺
作者: 黄景仁 〔清代〕
关河容易入斜曛,
独立苍茫数雁群。
树里沙淮流渐合,
门前梁楚地初分。
天黏野草疑无路,
风旋惊鸦忽入云。
我意先秋感摇落,
泽蒲汀柳漫纷纷。
这首诗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象。关河在夕阳下显得容易进入,天边的雁群孤独地飞翔。树影下,沙淮水流渐渐汇合,门前的梁楚初分开。天空中,野草黏着似乎没有路可走,风旋起,惊起了乌鸦,忽然飞入云端。我心中先感受到秋天的气息,仿佛是落叶纷飞,泽边的蒲草和汀柳也随之飘荡。
黄景仁,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融入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体现出一种清新而又忧郁的风格。黄景仁的生平较少为人知,但他的作品在清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晚眺》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可能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思索。诗中沉静的黄昏和飘落的佳景,使人联想到人生的无常与思绪的纷繁。
《晚眺》是一首表现黄昏景象与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与诗人内心的感受。首联“关河容易入斜曛,独立苍茫数雁群”,以宽广的自然场景开篇,勾勒出夕阳下的宁静与孤独,给人以深沉的感受。接下来的描写则逐渐向细节深入,树里的沙淮水流渐渐汇合,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在后面的几句中,“天黏野草疑无路”传达出一种迷茫与无助的情感,似乎在暗示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思索与彷徨。最后一句“我意先秋感摇落,泽蒲汀柳漫纷纷”更是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暗含着对生命短暂与变化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索,展现出清代诗歌的细腻和深邃。
整首诗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迁与诗人内心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思考,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诗中的“关河”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数雁群”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我意先秋感摇落”中的“秋”象征着什么?
《静夜思》与《晚眺》均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但《静夜思》更偏向于思乡情怀,而《晚眺》则更侧重于对生命无常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