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5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4:31
岂意瞢腾便到今?一声钟动思愔愔。
蠹鱼枉食神仙字,海鸟空知山水音。
千载后谁传好句?十年来总淡名心。
何时世网真抛得?只要人间有邓林。
怎料到如今的情形,竟是在迷茫中度过?
一声钟声响起,勾动我内心的思绪。
那些蠹鱼徒然啃食神仙的字句,
而海鸟又能知晓山水的音律。
千年之后,谁来传颂这些佳句?
十年来,我的名声始终淡薄。
何时才能真正摆脱世俗的束缚?
只愿人间有像邓林那样的人。
黄景仁,清代诗人,生于1711年,卒于1775年。他以诗词见长,尤其擅长咏怀诗,作品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常表达个人情怀和对社会的思考。
《言怀二首》是黄景仁在经历了人生的沉浮后所作,表现了他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以及对文学的思考和追求。
黄景仁的《言怀二首 其二》展现了深刻的内心思索和对人世的感悟。诗的开头以“岂意瞢腾便到今”自问自答,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迷茫。通过“一声钟动思愔愔”的描写,诗人将内心的波动与外界的声音结合,表现出他对生命的沉思。
接下来的“蠹鱼枉食神仙字,海鸟空知山水音”,则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文化的脆弱与无奈。蠹鱼象征那些对文学缺乏尊重的人,而海鸟虽然在自由飞翔,却也无法真正理解山水的内涵,体现出人与自然、人与文化之间的隔阂。
“千载后谁传好句?十年来总淡名心”,诗人对未来的思考引发了对自身创作价值的怀疑,表现出他对名声的淡薄与对真正文学传承的渴望。
最后的“何时世网真抛得?只要人间有邓林”则表达了诗人对逃脱世俗束缚的渴望和对有才华之人的期待。整首诗在清晰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中,反映了诗人对文学、人生的深刻洞察。
岂意瞢腾便到今?
诗人自问,怎能想到自己竟在迷茫中度过至今的时光。
一声钟动思愔愔。
一声钟响唤醒了内心的思绪,思维变得沉静。
蠹鱼枉食神仙字,
螹鱼无意义地啃食着美妙的文字,形象地展现了对文学的损害。
海鸟空知山水音。
海鸟虽然自由,却无法真正理解山水的美妙,象征着表面的理解与内心的隔阂。
千载后谁传好句?
诗人担忧,未来谁还会传颂这些美妙的诗句。
十年来总淡名心。
在过去的十年中,诗人对名声的追求逐渐淡薄。
何时世网真抛得?
诗人渴望能真正摆脱世俗的束缚。
只要人间有邓林。
只希望人间能有像邓林那样有才华的人出现。
整首诗以个人的思索为基础,探讨了文学的价值、世俗的困扰以及对真正有才华之人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蠹鱼”象征什么?
A. 有才华的人
B. 对文学的破坏
C. 自然的美
D. 时间的流逝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
A. 乐观
B. 悲观
C. 无所谓
D. 满无希望
诗中的“海鸟”象征着什么?
A. 自由
B. 理解
C. 隔阂
D. 安宁
黄景仁的《言怀二首 其二》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然而,李白更多地表现出豪放与对自由的追求,而黄景仁则在深邃的思考中流露出内心的孤独与对文化的深切关怀。
以上内容为黄景仁的《言怀二首 其二》的详细解读和分析,希望对您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