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奉寄伯兄泰伯》

时间: 2025-04-26 14:24:06

诗句

心迹牵羁逐势分,一生襟抱向谁论。

十年漂泊迷南北,千里忧思厌梦魂。

书托远怀期日月,眼和衰泪望乾坤。

何时得就归来赋,老守桑麻聚一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4:06

原文展示

奉寄伯兄泰伯
作者: 王令〔宋代〕

心迹牵羁逐势分,一生襟抱向谁论。
十年漂泊迷南北,千里忧思厌梦魂。
书托远怀期日月,眼和衰泪望乾坤。
何时得就归来赋,老守桑麻聚一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诗中提到,心中牵挂着离散的情感,人生的抱负又能向谁倾诉呢?十年的漂泊让人迷失在南北之间,千里的忧虑让人厌倦梦中的思绪。把书信寄托在遥远的思念中,期盼着日月的流转。眼中流淌着悲伤的泪水,仰望着广袤的天地。何时才能回到故乡,重新赋诗,守着那一方桑麻,聚集在一起?

注释

逐势:随着环境的变化而离散。
襟抱:胸怀、志向。
漂泊:在外流浪,四处漂流。
忧思:忧虑的思绪。
衰泪:悲伤的眼泪。
桑麻:指农田,象征平静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令,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常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情的关注。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在外漂泊时,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在那个时代,很多文人都面临动荡和离乱,诗人通过诗歌寄托情感。

诗歌鉴赏

《奉寄伯兄泰伯》是一首充满乡愁与思索的诗作。诗人以“心迹牵羁逐势分”开篇,便道出了自己内心的矛盾与无奈。在外漂泊的他,面对着纷繁复杂的世事与人生的抉择,不禁感到迷茫与孤独。诗中反复提及的“十年漂泊”,不仅是时间的流逝,更是对人生轨迹的深刻反思。诗人以“千里忧思厌梦魂”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无奈与疲惫,而“书托远怀期日月”则展现了他对未来的期盼,尽管内心充满忧虑,却依然希望能与家人团聚。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对环境的感慨,到对人生的思考,再到对家的渴望,情感深沉而真挚。结尾“何时得就归来赋,老守桑麻聚一门”更是将主题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强烈愿望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经历的记录,更是对整个时代背景下人们情感的真实写照,具有很强的共鸣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心迹牵羁逐势分:心中情感被外界环境牵引,感到离散。
  2. 一生襟抱向谁论:人生的志向又能与谁谈论?
  3. 十年漂泊迷南北:十年间流浪,迷失在南方和北方之间。
  4. 千里忧思厌梦魂:千里之外的忧虑使我厌倦了梦中的思绪。
  5. 书托远怀期日月:把思念寄托在书信上,期盼着时光的流逝。
  6. 眼和衰泪望乾坤:眼中流下悲伤的泪水,仰望广袤的天地。
  7. 何时得就归来赋:何时才能回到故乡重新赋诗?
  8. 老守桑麻聚一门:希望能守着家乡的桑麻,团聚在一起。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和对仗等修辞手法,如“心迹牵羁”和“书托远怀”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漂泊生活的感慨,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束缚与离散。
  • 桑麻:象征安定与平静的生活。
  • 书信:寄托思念与期盼的媒介。
  • 泪水:情感的流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心迹牵羁逐势分”的意思是: A. 心情忧郁
    B. 心中牵挂着离散的情感
    C. 心中充满希望

  2. 诗人希望回到故乡时,想要: A. 继续漂泊
    B. 赋诗与家人团聚
    C. 追求名利

  3. 诗中提到的“桑麻”主要象征: A. 战争
    B. 安稳的生活
    C. 远方的理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王令的《奉寄伯兄泰伯》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王令更侧重于漂泊带来的无奈与思索,而李白则在月光下直接抒发对家的深切怀念。这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两位诗人对故乡情感的不同侧面。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王令集》

相关查询

万物吟 首尾吟 其八 偶得吟 听杜鹃思亡弟 首尾吟 其五十五 归城中再用前韵 秋游六首 安乐窝中吟 独坐吟 和登封裴寺丞翰见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变贪厉薄 偏海 父字头的字 以夷治夷 黽字旁的字 家破身亡 密意幽悰 三点水的字 一团漆黑 陈师鞠旅 阿拉气 五识 英桃 马字旁的字 八字旁的字 包含鸭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