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2:3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2:33:53
对竹
作者: 王令 〔宋代〕
竹风何撩萧,昼静发寒籁。
修纤谔天官,提揖纵玉佩。
岂无俗子遇,自会幽人爱。
心虚中养恬,节密外御介。
春萌喜含养,夏箨竟分解。
无花与物争,有荫亦人赖。
威威南山凤,尔飞何时届。
道远宁不饥,寒枝久虚待。
岂非缯缴虞,安有羽翮态。
当奈叶间虫,蠹尔所食坏。
竹子在风中摇曳,白天静谧中发出冷清的声音。
细长的竹子如同天上的官员,轻轻点头,仿佛佩戴着玉器。
难道没有世俗之人偶然遇见,也会有幽人对它心生爱慕。
心中空灵养成宁静,外表节操严密抵御外界的侵扰。
春天的嫩芽令人欢喜,夏天的竹叶却终将飘散。
没有花朵与物争奇斗艳,唯有阴影是人所依赖的。
那威风凛凛的南山之凤,你何时才能飞到这里?
道路漫长,难道就不觉得饥饿吗?寒冷的枝条久等虚空。
难道不是为捕捉虞美人而生,怎能有羽翼翅膀的姿态?
但又奈何叶间的虫子,啃噬了你的根基。
作者介绍:王令,宋代诗人,号梅溪,生于北宋中期,因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王令隐居于山林之中时,表现了他对竹子的观察与思考,竹子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和坚韧的意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对竹》是一首细腻而富有哲理的诗。王令在诗中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诗的开头,竹子在风中摇曳,发出清冷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淡泊的感觉。竹子象征着高洁的品格,王令用“修纤谔天官”来形容竹子,既表现了竹子的优雅,也暗含了对人品的期许。
随着诗的深入,王令把竹子的生长与人生的哲理结合起来,提到春萌与夏箨,显示了生命的循环和变化。同时,诗中对南山凤凰的渴望,暗示了对理想与追求的向往。最后,诗人以“奈何叶间虫”收尾,暗示了人生的无奈与困扰,尽管外表坚韧,内心却可能受到侵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寓意,让人对竹子产生了深刻的共鸣,折射出诗人对自我修养和内心宁静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暴露了生活中的无奈与困扰。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竹子在风中发出的声音被称为?
A. 轻音
B. 寒籁
C. 悠扬
D. 清响
“威威南山凤,尔飞何时届”中的“尔”指的是?
A. 竹子
B. 凤凰
C. 诗人
D. 自然
诗中提到的“春萌”象征了什么?
A. 新的开始
B. 生命的结束
C. 无常
D. 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