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6:40
莫笑田家老瓦盆,自从盛酒长儿孙。
倾银注瓦惊人眼,共醉终同卧竹根。
巢燕养雏浑去尽,红花结子已无多。
黄衫年少来宜数,不见堂前东逝波。
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坐人床。
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不要嘲笑田家那老旧的瓦盆,自从家中有了儿孙,便常常盛酒招待朋友。
倾倒银酒入瓦盆,令人惊艳,大家共醉,最后都在竹根下安然入睡。
燕子在巢中养雏,已然孵化完毕,而红花的果实也已不多。
年轻人穿着黄衫,应该好好数算,难道不见堂前的东流河水吗?
马上是谁家白面书生,临阶下马,坐在我家人床上。
这人不懂什么姓字,粗豪得很,指着银瓶索酒喝。
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有“诗圣”之称。其诗作多描写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现实主义诗人。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民生凋敝。诗人在此背景下,抒发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对年轻人的希望以及对社会风气的观察。
《杂曲歌辞·少年行三首》是一首描绘农村生活与青年风采的诗作,既有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也隐含对社会风气的批判。诗中开头两句以“老瓦盆”引出,表现出一种质朴与真实,反映出田家的生活状态。接下来的“倾银注瓦惊人眼”,则用形象的比喻展现出酒席的热闹气氛,描绘出一种欢快的社交场景。
在描写巢燕与红花的句子中,杜甫以自然景象作为对比,暗示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对家庭与亲情的珍视。最后几句则转向对年轻人的描绘,表达了对新一代的希望,同时也对他们的风采和行为提出了质疑。整体而言,诗作在展现田园生活的同时,融入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刻思考,表现了杜甫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纠结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以田园生活为背景,表达了对年轻人生活的期许与对社会风气的反思,展现出一种对纯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老瓦盆”象征什么?
A. 富贵
B. 朴实
C. 浪费
D. 时尚
“倾银注瓦”所表达的情景是?
A. 悲伤
B. 欢乐聚会
C. 独自饮酒
D. 冷清孤独
诗中提到的“黄衫年少”主要是指?
A. 年轻人
B. 老年人
C. 中年人
D. 小孩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