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58: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58:18
抒情留别并州从事
作者:马戴 〔唐代〕
浅学常自鄙,谬承贤达知。
才希汉主召,玉任楚人疑。
年长惭漂泊,恩深惜别离。
秋光独鸟过,暝色一蝉悲。
鹤发生何速,龙门上苦迟。
雕虫羞朗鉴,干禄贵明时。
故国诚难返,青云致未期。
空将感激泪,一自洒临岐。
我常常自卑于自己的浅薄学识,却谬误地承接了贤达之士的知遇之恩。我的才能渺小,难以被汉主所召见,身世如玉的我,却又让楚地的人产生了疑虑。年纪渐长,漂泊无定让我感到羞愧,心中对恩情的深厚,让我更加珍惜离别的时刻。秋天的阳光下,孤鸟飞过,昏暗的颜色中,蝉鸣显得悲伤。白鹤的生长何其迅速,而龙门的飞升却是如此艰难。微小的虫子让我感到羞愧,难以在明理的时代中立足。故乡确实难以回归,青云之志又何时才得以实现。只好将感激的泪水,独自洒在离别的路口。
马戴,字子容,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10年,卒于公元765年。马戴的诗歌风格清新,擅长抒情,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结合为特点,其作品多表达对人生、友情和离别的感慨。
《抒情留别并州从事》创作于马戴离开并州赴任之际,表达了他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与对未来的惆怅。诗中充满了对个人才华的自我反思和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在仕途上的矛盾与无奈。
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对人生的感慨。开头的“浅学常自鄙”,直接表明了诗人对自身学识的自卑,接着通过“谬承贤达知”说明了他在才能和成就上的不安与焦虑。诗中“年长惭漂泊”反映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与羞愧,而“恩深惜别离”则表现出他对友情的珍惜。
秋天的意象贯穿全诗,尤其是“秋光独鸟过,暝色一蝉悲”,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伤。诗的最后两句“故国诚难返,青云致未期”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前途的渺茫感,形成了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深思,展现了唐代诗歌的深邃与细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离别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对友情的珍惜与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思考。
选择题:诗中“年长惭漂泊”表达了诗人对何种状态的感慨?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青云”象征着诗人的__。
判断题:诗中“雕虫羞朗鉴”表达了诗人对微小事物的蔑视。 (对/错)
这些作品在主题上与马戴的《抒情留别并州从事》有相似之处,均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但在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上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