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东窗》

时间: 2025-07-31 14:16:55

诗句

丛榆落碎钿,蔓柳扑轻绵。

丽畹暗红雾,曲堤横翠烟。

嘉树正阴合,好禽新晤圆。

东窗日已满,犹托隐囊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4:16:55

原文展示:

东窗 文同 〔宋代〕 丛榆落碎钿,蔓柳扑轻绵。 丽畹暗红雾,曲堤横翠烟。 嘉树正阴合,好禽新晤圆。 东窗日已满,犹托隐囊眠。

白话文翻译:

榆树丛中,落下的榆钱像碎了的钿饰,柳枝轻拂,如同扑打着轻柔的绵絮。 美丽的田间,暗红色的雾气缭绕,弯曲的堤岸上,翠绿的烟雾横亘。 美好的树木正茂密地合拢,美丽的鸟儿新近鸣叫,声音圆润。 东边的窗户已经阳光满照,我仍然倚着隐囊而眠。

注释:

  • 丛榆:指榆树丛。
  • 落碎钿:比喻榆钱落下,像碎了的钿饰。
  • 蔓柳:指柳树的枝条。
  • 扑轻绵:形容柳枝轻拂,如同扑打着轻柔的绵絮。
  • 丽畹:美丽的田间。
  • 暗红雾:形容田间雾气呈现出暗红色。
  • 曲堤:弯曲的堤岸。
  • 横翠烟:形容堤岸上翠绿的烟雾横亘。
  • 嘉树:美好的树木。
  • 正阴合:正茂密地合拢。
  • 好禽:美丽的鸟儿。
  • 新晤圆:新近鸣叫,声音圆润。
  • 东窗:东边的窗户。
  • 日已满:阳光已经满照。
  • 犹托隐囊眠:仍然倚着隐囊而眠。

诗词背景: 文同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这首《东窗》描绘了一幅清晨的田园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闲适恬淡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的田园景象,通过“丛榆落碎钿,蔓柳扑轻绵”等句,生动地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美丽和宁静。诗中的“丽畹暗红雾,曲堤横翠烟”进一步以色彩和氛围的渲染,增强了画面的美感。最后两句“东窗日已满,犹托隐囊眠”则表达了诗人闲适恬淡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首句“丛榆落碎钿,蔓柳扑轻绵”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榆树和柳树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 “丽畹暗红雾,曲堤横翠烟”以色彩和氛围的渲染,增强了画面的美感,同时也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
  • “嘉树正阴合,好禽新晤圆”通过描绘树木和鸟儿的景象,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 最后两句“东窗日已满,犹托隐囊眠”则表达了诗人闲适恬淡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丛榆、蔓柳:描绘了自然的树木景象,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 暗红雾、翠烟:通过色彩和氛围的渲染,增强了画面的美感,同时也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
  • 嘉树、好禽:通过描绘树木和鸟儿的景象,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互动学习:

  1. 诗中的“丛榆落碎钿”比喻了什么? A. 榆树的叶子 B. 榆钱落下 C. 柳树的枝条 答案:B

  2. 诗中的“丽畹暗红雾”描绘了什么景象? A. 田间的雾气 B. 堤岸的烟雾 C. 树木的阴影 答案:A

  3. 诗中的“东窗日已满”表达了什么? A. 阳光满照 B. 窗户关闭 C. 诗人醒来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文同的其他诗作,如《晚晴》等,同样展现了自然之美和闲适恬淡的生活态度。

诗词对比:可以与唐代诗人王维的《鸟鸣涧》进行对比,两者都以自然景物为题材,但王维的诗作更多地体现了禅意和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宋诗选注》、《文同诗集》

相关查询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十 杂诗绝句十七首 其七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二 拟韦应物残灯 和永叔内翰思白兔答忆鹤杂言 次韵景彝奉慈庙孟秋摄事二十韵 苏祠部通判洪州 送刘元忠学士还南京 留别汝守王待制仲仪 田家四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齲字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熏莸不同器 大命将泛 谈笑自如 外书 包含絶的词语有哪些 诟如不闻 贾利 米字旁的字 梅汁 男男女女 龙字旁的字 联接 行字旁的字 了身脱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