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0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01:59
尾犯(中秋)
作者: 曹勋 〔宋代〕
秋空过雨静,晚景澄明,天淡如水。渐看蟾彩,东山旋升,金饼上云际。轻烟散尽,莹皓色消尘翳。倚琼楼,皎若瑶台阆风,翠阑十二。正好登临无外。满斟与清光对。虽桂华飘下,玉轮移影,归兴犹未。待继日同宴赏,听秘乐广寒宫里。惟怕却,明月阴晴未定,且宜欢醉。
秋天的天空在雨后显得格外宁静,晚上的景色清澈明亮,天空淡如水。渐渐地,看到明月的光辉,从东山升起,像一块金色的饼在云际闪耀。轻烟散去,皎洁的光辉驱散了尘埃。倚靠在华丽的楼阁上,月光如瑶台般皎洁,微风轻拂,翠绿的栏杆有十二道。正好在这里登高望远,举杯对着明亮的月光。尽管桂花纷纷飘落,玉轮的影子也在移动,归心似箭却仍未满足。期待着明天能一起欣赏明月,听那广寒宫的秘乐。唯独担心明月的阴晴未定,因此还是应该欢醉一场。
曹勋,宋代词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词风清丽,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以细腻的笔触和优美的意象著称。
《尾犯(中秋)》创作于中秋佳节,正值天高气爽,月明风清的时节,诗人借由对月亮的描绘,表达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尾犯(中秋)》是一首充满诗意的描写中秋夜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在秋天夜晚的宁静与美好。开头几句通过“秋空过雨静,晚景澄明”描绘出雨后秋天的清新,给人以宁静的感觉。接着,“渐看蟾彩,东山旋升,金饼上云际”则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展现出中秋佳节的明月,象征着团圆和希望。
词中“倚琼楼,皎若瑶台阆风”描写了诗人在美丽的楼阁中,欣赏皎洁的月光,心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即便是“桂华飘下,玉轮移影”,也无法阻挡诗人对明月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待继日同宴赏,听秘乐广寒宫里”表露出诗人对未来团圆的期待,充满了人情味。最后一句“惟怕却,明月阴晴未定,且宜欢醉”则是对自然变化无常的感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现出诗人对中秋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中秋夜美好景象的赞美,以及对团圆、生活的热爱和珍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团聚的期待。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承载了人们对团圆、幸福生活的向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尾犯(中秋)》的作者是?
“渐看蟾彩”中的“蟾”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广寒宫”是与哪个神话人物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