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0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05:08
极目半秋色,此情聊惨悽。
行人古道上,落日破村西。
剑饮无高会,驴游困解携。
祇因风与月,吾子有新题。
远望秋天的景色,心中感到一丝凄凉。
行人在古老的道路上,落日照耀着村庄的西边。
饮酒没有高雅的聚会,驴子漫游却又困顿难以相携。
只因为有风和月亮,我的朋友才有新的诗题。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与疏离感,体现了宋代士人的孤独与追求。诗人在旅途中,因风月而生诗兴,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作者介绍: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号逸民,浙江人,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热爱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具有很强的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林逋在旅途中,因自然景色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诗中描绘的秋日景色和行人的孤独感,使人感受到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
《途中回寄闾丘秀才》是一首描写秋日旅途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厚的情感,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交融在一起。开篇的“极目半秋色,此情聊惨悽”,展现了诗人立于旅途之际,远眺秋色时的忧伤心情,给人一种深远的孤寂感。随着诗句的推展,诗人用“行人古道上,落日破村西”勾画出一幅静谧而又略显萧瑟的旅途画面,古道和落日都在提醒着人们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接下来的两句“剑饮无高会,驴游困解携”则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结合起来,表达了他虽然有着饮酒的愿望,但却没有高雅的聚会相伴,同时驴子的游荡也暗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无奈与孤独。最后一句“祇因风与月,吾子有新题”点出了灵感的来源,风与月象征着自然的启示,表明即便在孤独与凄凉中,诗人依然在寻找创作的契机与与友人的交流。
整首诗以秋色为背景,借自然景物映射人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创作的执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旅途中的孤独与思念,展现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创作的追求,反映出一个隐逸士人的情感世界与自然的和谐共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古道”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哪种自然现象获得灵感?
诗歌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林逋的《途中回寄闾丘秀才》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亲友思念的主题,但林逋更注重自然景物的描写,而杜甫则是通过对兄弟情感的直接表达,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