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5:13
梅花
作者:林逋 〔宋代〕
小园烟景正凄迷,
阵阵寒香压麝脐。
湖水倒窥疏影动,
屋檐斜入一枝低。
画工空向闲时看,
诗客休徵故事题。
惭愧黄鹂与蝴蝶,
只知春色在桃溪。
在小园中,烟雾缭绕的景色显得格外凄迷,阵阵寒香扑鼻而来,压过了麝香的芬芳。湖水倒映出梅花的疏影,轻轻摇动;屋檐斜斜地映入一枝低垂的梅花。画家空闲时只顾欣赏这一景象,诗人则不必寻求故事来题诗。让我感到惭愧的是,那些黄鹂和蝴蝶,只知道春天的色彩存在于桃花溪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黄鹂和蝴蝶,常常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代表了自然界的活力与自由。而桃溪则是春天的象征,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繁华的向往和对梅花孤傲的自我欣赏。
作者介绍: 林逋(967-1028),字君房,号雪堂,浙江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独立特行的性格而闻名。其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梅花》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诗人身处孤独的环境中,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独特感悟。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梅花傲立寒冬的品格,也隐含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泊和对自由的向往。
林逋的《梅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在寒冬中静谧而坚韧的形象。诗的开头描绘了小园中的朦胧景象,通过“烟景”“寒香”传达了一种清冷而又幽静的氛围。诗人在此环境中,借助梅花的香气和姿态,表达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湖水倒映出梅花的影子,增添了诗的视觉美感,而屋檐斜入的画面则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接着,诗人以“画工空向闲时看”表达了对世俗的漠视,认为艺术的欣赏应更在于内心的感受,而非外在的追求。最后两句,诗人以“惭愧”自谦,表达出自己对黄鹂与蝴蝶的羡慕,暗示了对春天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梅花孤芳自赏的隐忧。整首诗通过梅花的描摹,传达了对高洁品质的推崇和对世俗繁华的淡漠,展现了诗人清高冷傲的个性和对自然清幽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个人情感的独特感悟。梅花在寒冬中傲然绽放,象征着高洁与坚韧,同时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淡泊与对自然美好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寒香”是什么花的香气?
A. 桃花
B. 梅花
C. 兰花
诗中“惭愧黄鹂与蝴蝶”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羡慕
B. 嫉妒
C. 欣慰
诗人在小园中感受到的景象是?
A. 热闹非凡
B. 清冷幽静
C. 光明灿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