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词二首》

时间: 2025-07-30 07:25:50

诗句

十千沽酒冶游郎,日指桃林是醉乡。

花下停车莺语乱,蹊边拾翠燕泥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7:25:50

原文展示:

春词二首
十千沽酒冶游郎,日指桃林是醉乡。
花下停车莺语乱,蹊边拾翠燕泥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游玩场景,诗人形容十千个醉酒的游人,指着桃花林,那里是他们的醉乡。车子停在花下,黄莺的鸣叫声此起彼伏,车旁的小路上,诗人拾取着翠绿的草叶,感受着春天的泥土芬芳。

注释:

  • 十千:形容数量多,可能指代无数的游人。
  • 沽酒:买酒,意指饮酒作乐。
  • 冶游郎:形容那些游玩的年轻人。
  • 醉乡:醉酒的地方,借指桃花林的醉人美景。
  • 花下:花朵之下,指在盛开的花下停留。
  • 莺语乱:黄莺的叫声喧闹,形容春天的生机勃勃。
  • 蹊边:小路旁边。
  • 拾翠:捡拾绿色的草叶或嫩芽。
  • 燕泥香:燕子巢穴的泥土散发着香气,寓意春天的气息。

典故解析:

在古代,桃花常常被视为春天的象征,代表着幸福和美好。诗中提到的“醉乡”与桃花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同芳,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常常融入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创作背景: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此诗或许是诗人在春游时的即兴之作,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情感状态。

诗歌鉴赏:

这首《春词二首》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了春日游玩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向往。首句“十千沽酒冶游郎”,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游人如织的情景,仿佛在诉说春天的热闹和欢乐。而“日指桃林是醉乡”则将桃花林与醉乡联系在一起,象征着春天的美好和欢愉。第二联中,诗人通过“花下停车莺语乱”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画面,黄莺的鸣叫声与花下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春天的喧闹和活力。“蹊边拾翠燕泥香”则通过拾取翠草和泥土的芬芳,传达出诗人对春天的深切感受。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充分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的愉悦心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千沽酒冶游郎:描述了众多游人沉浸在饮酒作乐的场景。
  • 日指桃林是醉乡:把桃花林比作醉乡,突出了春天的迷人之处。
  • 花下停车莺语乱:在花树下停下车,听到黄莺的叫声,体现了春天的生机。
  • 蹊边拾翠燕泥香:在小路边捡拾绿色的草叶,感受到泥土的芬芳,令人陶醉。

修辞手法
诗中采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如“十千”表示数量的繁多,增强了春游的热闹感;“醉乡”则通过比喻传达了桃花林的迷人魅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游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享受,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欢乐与放松。
  • 桃林: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 黄莺:象征春天的活力与生命力。
  • 翠草:象征自然的清新与生机。
  • 泥香:象征春天的气息,寓意生命的复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同芳的《春词二首》主要描绘了什么场景?
    A. 秋天的收获
    B. 春日游玩
    C. 冬天的雪景

  2. 诗中“醉乡”指的是哪里?
    A. 酒馆
    B. 桃花林
    C. 山顶

  3. 诗中提到的“莺语乱”意指什么?
    A. 鸟叫声嘈杂
    B. 人声喧闹
    C. 风声呼啸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孟浩然
  • 《春日偶成》- 贺知章

诗词对比

  • 孟浩然的《春晓》与李同芳的《春词二首》,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但《春晓》更注重描绘春天的宁静,而《春词二首》则充满了热闹与欢愉,展现了不同的春日情景。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李同芳研究》
  • 《古诗词赏析与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答和邻几元夕圣俞及予过之 答公懿以屡游薛园见诒 答方佑甫感怀见示之作 答范景仁叹花花在相国寺近舞场 答杜孝锡观乡老堂 答崔象之见谢之作 村居晓起 崔象之携长诗示予且欲以瘿木樽相付作诗谢之 次韵玉汝弟乞致仕不允 次韵玉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显的成语 山字旁的字 献豕 丶字旁的字 禽兽不若 鹢退 狗头军师 欠字旁的字 入对 甘服 粉骨糜躯 八字旁的字 可心如意 亠字旁的字 正冠李下 铅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