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山中杂咏》

时间: 2025-04-28 03:44:22

诗句

久病鲜尘事,溪山逐相安。

欲知生息意,自树庭中兰。

静睹共叶荣,春风吹亦难。

新禽弄佳吹,小水生微澜。

同在天地中,安能测其端。

夜澄众境寂,月小松声寒。

言念御风人,感兹清露溥。

悲来心自微,凄然竟长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44:22

原文展示:

山中杂咏
作者: 许必胜 〔宋代〕

久病鲜尘事,溪山逐相安。
欲知生息意,自树庭中兰。
静睹共叶荣,春风吹亦难。
新禽弄佳吹,小水生微澜。
同在天地中,安能测其端。
夜澄众境寂,月小松声寒。
言念御风人,感兹清露溥。
悲来心自微,凄然竟长叹。

白话文翻译:

长久的病痛让人远离尘世的纷扰,溪水和山石给了我一份安宁。想要了解生存的意义,只需在自家庭院中看那兰花的生长。静静地观察着叶子的繁茂,春风吹拂着,却也难以改变它们的命运。新来的鸟儿在树间鸣唱,细水轻轻荡漾起微微的涟漪。我们同在这天地之间,怎能测知生命的尽头?夜空澄明,万物寂静,月光照在小松树上,传来寒冷的声响。思念那骑风而行的人,感受到这清晨的露水滋润。悲伤之时,心情自然显得微弱,最后无奈地长叹。

注释:

  • 久病:长时间生病。
  • 鲜尘事:远离尘世的琐事。
  • 生息意:生存与生命的意义。
  • 自树庭中兰:自家庭院中的兰花。
  • 静睹:静静地观察。
  • 春风吹亦难:春风吹拂却难以改变。
  • 佳吹:美妙的鸣叫或声响。
  • 微澜:轻微的波纹。
  • 安能测其端:怎能测知生命的尽头。
  • 月小松声寒:月光照在松树上,寒冷的声音。
  • 言念御风人:思念那乘风而来的游人。
  • 清露溥:清晨的露水滋润。
  • 悲来心自微:悲伤之时,心情自然显得微弱。
  • 凄然竟长叹:无奈地长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必胜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常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其诗风清新淡雅,常蕴含哲理,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山中杂咏》作于诗人身处山野之时,因病而离开繁华的尘世,通过观察自然景物,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对自由的向往。

诗歌鉴赏:

《山中杂咏》是一首流畅且富有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全诗分为几个部分,前半部分描绘了诗人在病中对山水的依恋与思考,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生存意义的探讨。

在诗的开头,诗人以“久病鲜尘事”引入,透露出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随之而来的溪山景象,给他带来了宁静与安慰。通过“欲知生息意,自树庭中兰”,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追问,兰花的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美好。接着,诗人又用“静睹共叶荣,春风吹亦难”来表现自然的无常与生命的脆弱,虽然春风送暖,却无法改变命运。

诗的后半部分则充满了感伤,“夜澄众境寂,月小松声寒”,此处通过夜晚的静谧与寒冷的松声,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最后几句“悲来心自微,凄然竟长叹”则是情感的高潮,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与对自由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体现了宋代诗人对哲理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久病鲜尘事:长久的病痛让人远离尘世的纷扰,暗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逃避。
  2. 溪山逐相安:溪水和山石给予了他安宁,表现自然的慰藉。
  3. 欲知生息意,自树庭中兰:表明生存的意义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到,兰花作为象征,代表了生命的美好。
  4. 静睹共叶荣,春风吹亦难:静静地观察自然的变化,春风虽暖,却无法改变生命的命运。
  5. 新禽弄佳吹,小水生微澜:新鸟的鸣叫与小水的涟漪,展现了自然的生机。
  6. 同在天地中,安能测其端:人在天地之间,无法预知生命的尽头,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
  7. 夜澄众境寂,月小松声寒:夜晚的宁静与寒冷的松声,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8. 言念御风人,感兹清露溥:思念乘风而来的游人,感受到清晨露水的滋润,象征着生命的希望。
  9. 悲来心自微,凄然竟长叹:悲伤时心情显得微弱,最终无奈地叹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自树庭中兰”比喻生命的坚韧与美好。
  • 拟人:如“新禽弄佳吹”,赋予鸟儿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夜澄众境寂,月小松声寒”,形成对称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诗人在病痛之中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山:象征自然的安宁与慰藉。
  • 兰花:代表生命的美好与坚韧。
  • 春风:象征生命的希望与变化。
  • 小水:象征生命的细微与柔软。
  • :象征孤独与宁静。
  • 露水:象征生命的滋润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溪山逐相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尘世的向往
    B. 对自然的依恋
    C. 对生命的绝望
    答案: B

  2. “欲知生息意,自树庭中兰”中的“兰”象征着什么? A. 爱情
    B. 生命的坚韧与美好
    C. 友情
    答案: B

  3. 诗人在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对仗
    B. 拟人
    C. 比喻
    D. 以上皆是
    答案: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 李白《将进酒》:表现出对人生的豪情与壮志,风格豪放,与许必胜的婉约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古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湖竹枝 其五十 西湖歌二首 其二 西湖 西湖水决 西湖谒岳墓 西湖舟中寿郭用行五十三 西湖三首 其一 西湖竹枝词 其三 西湖送春次王紫诠使君韵十首时积雨八旬矣四月朔日积雨偶晴故有此作寄余索和十首 其六 西湖十咏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由的成语 贫身 空谷跫音 打醋炭 陵衡 包含田的成语 迷药 狗偷鼠窃 己字旁的字 黑字旁的字 足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倚移 私字儿的字 分心挂腹 名存实亡 口干舌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