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9:4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9:40:13
苦雨
作者:许必胜 〔宋代〕
积忧遂成阴,昏色遍苍莽。
我醉忧已忘,天地当开朗。
何以酒醒后,犹然在檐上。
云是方春时,暗助草木长。
凝阴而无阳,亦非善培养。
岂因世道非,寰宇盈魍魉。
日月不照临,星辰羞布象。
每睹万类心,俱称上天广。
移转亦何难,梦梦如抱怏。
地底周雷声,骄鸟绝心想。
四望如无余,举意同罗网。
安得最高峰,云外独来往。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忧愁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人感到忧虑聚集成了阴云,笼罩着大地,令整个世界都显得昏暗。他在酒中醉倒,暂时忘却了忧虑,但酒醒后却依然在屋檐下感到无尽的阴霾。春天的云层虽然在帮助草木生长,却也使得阳光无法照射,生长的环境并不理想。世道的艰难使得整个世界充满了妖邪之气。日月星辰都不再照耀,显得无比羞愧,似乎连自然也在为人间的苦况而感到悲哀。
诗人看到万物皆心忧,感叹上天的广阔,似乎无处不在的忧虑让人难以逃脱。他在梦中也感到束缚,周围的雷声如同大地的心声,令人无法安宁。四处眺望,眼前的景象如同无边的罗网,令人感到窒息。诗人渴望能够到达遥远的高峰,与云端自由往来,摆脱这份无尽的忧愁。
作者介绍:许必胜,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他的诗风常常蕴含着忧郁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面对个人困境或社会动荡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内心的挣扎。在宋代,文人常常通过诗歌抒发情感,以此来寄托他们的理想和对生活的思考。
《苦雨》是一首充满忧愁和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积忧”、 “昏色”等意象,描绘出一种阴沉的气氛,暗示着他内心的苦闷与对生活的无奈。诗的开头即以“积忧遂成阴”引入,展现了忧虑的累积与压抑,紧接着的“我醉忧已忘”则体现了人对忧愁的逃避和无奈,酒成为了一种暂时的解脱,却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以“云是方春时,暗助草木长”描写春天的景象,但同时又流露出对这样状态的不满,云虽有助于万物生长,却遮蔽了阳光,象征着希望和光明的缺失。此处运用对比手法,突显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切反思。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最后以“安得最高峰,云外独来往”作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超脱的渴望。此句不仅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困境的无奈与挣扎,带有一种向往光明的希望。
整体而言,《苦雨》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苦闷的深刻体悟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表达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诗人希望能够摆脱忧愁,追求一种自由的境界,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积忧遂成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人希望达到的境界是:
诗中提到的“骄鸟绝心想”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