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食早荔七首》

时间: 2025-05-04 03:28:58

诗句

向来唤做荔支颠,浪得颠名不记年。

帝悯此翁颜色老,即家除拜荔支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8:58

食早荔七首

作者:刘克庄 〔宋代〕

原文展示

向来唤做荔支颠,浪得颠名不记年。
帝悯此翁颜色老,即家除拜荔支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开篇提到荔枝,过去常被称作荔支颠,然而它的由来和历史却无人记得。皇帝怜悯这位年老的老翁,于是就特地去家中拜访这位荔支的神仙。

注释

  • 荔支:即荔枝,古代称之为荔支,因其果实外形独特,常被赋予美好的寓意。
  • 颠名:颠的意思是头,通常指的是一种古怪的、引人注目的名称。
  • 帝悯:指的是皇帝对老人的怜悯。
  • 颜色老:形容老人的身体衰老,容颜苍老。
  • 除拜:特意去拜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士龙,号梅溪,南宋时期诗人,尤以词名著。他的诗词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而质朴。

创作背景: 《食早荔七首》是刘克庄在品尝早熟荔枝时写的,表现了他对荔枝的喜爱以及对老年人的关怀,反映出宋代社会对自然的珍视与人情的美好。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荔枝的独特魅力与古老的传说,刘克庄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荔枝的喜爱,融入了对老年人的关怀与怜悯之情。诗人通过“帝悯此翁颜色老”的描绘,展现了人和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荔枝不仅是美味的果实,更是人们生活中情感的寄托。在诗中,荔枝代表了生命的丰盈与短暂,而老翁则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对过往的追忆。这首诗在表现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展现了人性之美,具有深刻的社会关怀和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向来唤做荔支颠:古时荔枝的叫法,“荔支颠”似乎是一种奇特的称呼,带有一种神秘感。
  • 浪得颠名不记年:这句表达了对荔枝历史渊源的遗忘,令人感慨。
  • 帝悯此翁颜色老:皇帝对老人的怜悯,显示了权力中心对普通人的关注。
  • 即家除拜荔支仙:最终,皇帝亲自去拜访象征着荔枝的神仙,传达出对自然的尊重与崇敬。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荔枝赋予了神仙的形象,增加了诗的神秘感。
  • 对仗:诗句结构整齐,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荔枝与老翁的对比,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珍视与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荔枝:象征着美好与丰盈,同时也暗示着生命的短暂。
  • 老翁:象征着岁月的积累与生命的无常,承载着人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荔支颠”是指什么?

    • A. 荔枝的别名
    • B. 一种植物
    • C. 一种水果
    • D. 一种山名
  2. 诗中的“帝悯”指的是:

    • A. 皇帝的愤怒
    • B. 皇帝的怜悯
    • C. 皇帝的赞美
    • D. 皇帝的无奈
  3.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自然的崇拜
    • B. 对老人的关怀
    • C. 对历史的追忆
    • D. 对生命的思考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荔枝赞》——李白
  • 《早荔枝》——白居易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荔枝赞》相比,刘克庄的诗歌更注重人文关怀与细腻的情感表达,而李白则更侧重于豪放的气势与对自然的赞美。两者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时代背景。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送王子初之太原 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宿旅舍题壁 其一 蜀中峨眉亭诗 宿旅舍题壁 陈时柏 别金陵宫舍双柏 西江月·底事中秋无月 西江月·天上初秋桂子 醉蓬莱·记蟾宫桂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山中无好汉,猢猻称霸王 水果 魄消魂散 论绎 包含甲的词语有哪些 鄙诈 肝吸虫 相沿成习 革字旁的字 以不济可 釒字旁的字 月字旁的字 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彑字旁的字 包含哄的词语有哪些 目无王法 纵横交错 鬼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