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1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2:53
原文展示:
苍次山晚出闻汀寇之什 利登 〔宋代〕
山斋无一事,步到白蘋洲。 滩近溪声夜,云寒石气秋。 烟尘深冉冉,天地入悠悠。 回首东南路,干戈半白头。
白话文翻译:
在山斋里无所事事,漫步到白蘋洲。 滩头近,溪水声在夜晚回响,云层寒冷,石头透出秋意。 烟尘深沉,缓缓升起,天地间的一切都显得悠远。 回首望向东南方向的路,战乱使得许多人头发半白。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利登,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对时局的关注和对自然的热爱。该诗可能创作于战乱频发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对战乱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是在一个战乱频发的时期,诗人步出山斋,听到关于战乱的消息(汀寇),感慨于战乱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老去,从而写下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山斋外的所见所感。首两句写诗人漫步至白蘋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中间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秋天的寒意和深远的天地感。最后两句则转向对战乱的忧虑,通过“干戈半白头”的形象,深刻表达了战乱对人们生活的破坏和对生命的摧残。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和战乱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生命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战乱的忧虑,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生命的珍视。诗中自然与战乱的对比,突出了战乱对人们生活的破坏和对生命的摧残,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关注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白蘋洲”是指什么? A. 地名 B. 植物名 C. 动物名 答案:A
“干戈半白头”中的“干戈”指的是什么? A. 战争 B. 农具 C. 武器 答案:A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忧虑? A. 山斋无一事,步到白蘋洲。 B. 滩近溪声夜,云寒石气秋。 C. 回首东南路,干戈半白头。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